回覆列表
  • 1 # 蔓莓愛唱歌

    據中央電視臺《國際時訊》報道: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這些改變到底是好是壞?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精神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也成了思想家和電影人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 這是前不久在美國上映的影片《科技貪慾》,探討的是克隆技術、和應用於高階機器人的所謂“人工智慧”技術一旦被濫用,將對未來人類生活產生的巨大威脅。 導演 林恩·利森 :《科技貪慾》是《科學怪人:弗蘭根斯坦》的現代版 。是從現代人的角度 來看待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生存的影響和威脅 影片中有很多顛覆現有人類性別和地位的角色 例如半克隆、帶自我複製功能的機器人 她能依靠計算機和自己的電子微波複製並繁殖 影片的重要意義在於 提醒人們應該認真對待自然生命形式的嚴肅性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經典科幻片《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這部拍攝於1931年的電影,講述了一名大膽而瘋狂的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了一個“科學怪人”並把他取名叫弗蘭根斯坦;但科學怪人在擁有生命和思考能力後,開始渴望和人類一樣的感情生活,因為得不到滿足,最後把科學家和他的妻子全都殺死。--這個悲劇是根據1818年馬麗·雪萊的同名小說所改編,由於其對科技與人類生存關係的深入探討,曾被多次搬上銀幕。 其實在這部經典科幻小說誕生之前,法國啟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盧梭早在18世紀中期,已經在其著作《論科學與藝術》中提出,如果科學的目的是虛幻的,那效果一定會是危險而有害的,會導致趣味腐化和德行敗壞。--盧梭的觀點產生於法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前夜,他沒機會看到高科技給現代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但直到今天,盧梭的觀點仍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人們對科學發展與人類關係的思考。 去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人工智慧》,就是其中之一。影片假設未來世界的人們可以依靠“人工智慧”技術,製造出和真人一樣的機器人,來替代任何人類角色,甚至自己的親人。但具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機器或一具複雜的計算機,他會渴望交流、渴望情感;然而人類對他們所創造的機器人的冷漠,最終,只會導致又一個悲劇。 計算機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究竟應該是什麼?高科技時代逐漸疏遠的人際關係會帶來什麼樣後果?科技與倫理道德之間衝突,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因為任何科學最終是要走向人文的,向人文價值轉化;所以,對科學與人文的關係,對科技時代人性與情感的探討,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科技貪慾》的導演利森在拍攝和放映自己的最新影片時,使用的全部是最新的數碼裝置。她的行動是否在暗示:無論是進步還是威脅,現代社會的人們已經離不開高科技?

  • 2 # 燕子燕陽

    無論如何定義好壞,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有其好壞兩面,不失偏頗地客觀看待,才能觀其全貌,避免以偏概全,一葉障目。

    科技也是如此,它給人類提供諸多福音的同時也為人類帶來數不盡的災難。

    但,無論如何,科技發展並非人類做出的選擇,而是人類物種發展以及演化的必然結果,我們避無可避。

    按照今天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和大資料資訊科技的發展來看,科技完全取代人工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人類物質需求生產全面被科技取代也就百年之內的事兒。

    很多人擔心到時候人類會沒事做,那時杞人憂天,多慮了。

    簡單來看。

    科技取代人類,從壞的方面看,當然是短時間內會造成人類大面積失業,還有以此為開端引起的社會動盪。

    但從好的方面看,這樣的動盪一定不會蔓延到威脅整個人類物種的延續。

    理由很簡單,工作的目的為的是吃飯,科技讓人丟了工作,卻並不會讓人丟了飯碗,因為科技所創造的物質將幾倍於人類,並且這些物質只會完全服務於人類,科技以人為本嘛。

    這就很清楚了,人們再也不用朝九晚五了,肚子卻再也不會捱餓了,何樂而不為?

    那麼到那時,人都幹嘛去呢?

    全人類只管沉浸於精神創造和享受即可。

    今天不就如此嗎?

    隨著網際網路以及移動裝置的普及,自媒體風起雲湧,保守統計,與30年前相比,從事物質生產的人數下降了30%,而從事內容創作的人數卻上升了300%,許多的自媒體人完全依靠精神創作就能生活富裕,人類何去何從,可見一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女生為什麼會喜歡“喜新戀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