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魚生文化雜談

    但凡開宗立派者,必然不能離開“創新”二字。宗和派又稍有區別,一個是源,一個是流。無論是繪畫或其他藝術範疇,都是一樣的。

    總結一句來說就是:開宗要思想,立派看精神。

    1.開宗者

    宗者,宗旨也,綱領也,根本也。能夠開宗之人必然是一個思想者、哲學家。有這個人和沒有這個人,遊戲的規則就不一樣了,或者有這個人,完全發明一種新遊戲,這樣的人是開宗之人。

    比如老子,孔子,墨子,這樣的人都是宗師,因為提出了思想綱領。這是哲學範疇的宗師。他們都有改造遊戲規則的能力。信奉老莊的,就永遠一副散淡的氣質,不可能去溜鬚拍馬,那個遊戲他不加入,他以另外的方式去生存。喜歡孔子的,永遠要存正氣,為家國社稷黎民百姓,願意仕途闖蕩,而非自我安於一隅。所以一種思想,能夠直接改變遊戲規則,這是開宗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科學家們如牛頓,愛因斯坦,有他和沒他就是兩個世界,這是開宗者。

    又比如李斯,鍾繇,張芝,這樣的人透過思想來改造了書法的形體,李斯去六國書,而將秦大篆改為小篆,鍾繇改隸為楷則,張芝改章草為今草,這是以思想為指導,然後實踐於事物,故而能夠立宗。這是書法藝術上的宗師。有這個人,我寫字的方式就發生變化了,這是宗師。

    至於繪畫,開宗者也是一樣的。創造工筆畫,還是小寫意,大寫意,人物畫,花鳥畫,這樣的創始人,開一種先河,能夠算開宗者,比如王維,開寫意山水的先河,後人再寫意,只能是流派分支。比如顧愷之,人物脫離環境而獨立成畫,也是一種創新。乃至花鳥從山水中脫離,也是開一宗脈。只是具體的人卻不好確定,到底誰是第一人,有時歷史也沒有準,只能推選一個大家都還認可的。

    總之,開宗者必要有新穎的思想作為基礎,而非單純的技法創新。比如畢加索,他完全改變遊戲規則。但其實技法創新裡必然有思想的創新,所以宗和派有時又沒那麼好區分,看個人的嚴格程度了。如果特別嚴格,那麼上面的李斯鍾繇也都不能算宗師,只有倉頡算書學宗師了。

    所以如果放開一點,一個人的思想和審美能夠動搖到前人的大根基,那麼也可以說是一個開宗者了。

    2.立派者

    立派者,說起來比開宗者的貢獻相對小一點,可能是在遊戲內的一種玩法創新,而並不改變遊戲本身的規則。也就是相對來說,更偏於技法和細節上的創新和改變。

    比如前人有雙勾畫法,有沒骨畫法,這是流派的創造。又比如各種皴法,點法,染法,墨法並非同一人所創,而是不斷增加整合的,這些都屬於流派的創新。你不能說他裡面沒有思想性,但又沒有改變繪畫本身的原則,所以只能算作流派。

    其實離我們越近,就越難稱為宗,大多隻是流派繁衍。到了今天,文藝上可以說基本沒有新思想的到來,也就難有開宗者出現。但是有新領域,比如電影,攝影,電子競技,高空跳傘,這些領域比繪畫的生命要短的多,這可以有開宗者。

    繪畫太古老了,流傳到今天,只能在精神風貌上有一點一點的改變,比如吳昌碩齊白石畫紅花墨葉,豐子愷畫畫像兒童畫,李可染的高亮背光山水,黃賓虹宿墨堆積,潘天壽近景放大,花鳥和遠景結合,這是一點精神上的改變,技法上的改變。如果稍降一點標準,那麼其實上面幾位都可以成為宗師,嚴格一點,就只能是流派分別。

    近來有所謂射墨大師,用針管代替筆,你也可以說是改變了遊戲規則,但能否得到認可,取得成就,卻是難說。乃至於醜書之說橫行當下,不能不說這類人有勇氣,但想要開宗的雄心是否能酬,恐怕很難。如果背後沒有一種真正的思想解放運動,那麼很可能只是一種想脫離傳統又無力的掙扎而已。

    其實,人類這個物種只要沒有突變,在古老而傳統的領域想要開宗,簡直是一種妄念。畢竟思想上幾千年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新創造,那個思想爆發的時代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已經過去了,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孔子老子,到今天我們還在吃人家的老本。倒是科學領域不斷有新思想,新創造,想要開宗的,不妨去那條路上可能機會更多一些。

    至於傳統文藝領域,一個人能夠在流派上技法上有新的創造和貢獻,為大家提供新的一種審美和精神氣質,就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事了,可以稱作大家。或者再恭維一點,也可以叫做一派宗師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國家要大力發展航天技術?這是不是國家力量的一種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