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363188291566

    一:自備腳架

    拍攝夜景時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曝光,因此相機要保持隱定才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為免因震動而破壞照片效果,最好使用三腳架減低晃動。

    二:調低感亮度(ISO)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感亮度可以在相同的光圈值下得出更快的快門速度以減低拍攝時晃震的問題,但隨之卻會令照片產生噪點。特別是在拍攝夜景的時候,長時間曝光會令暗部的噪點特別明顯,所以如果環境許可,應使用三腳架和較低的ISO值以獲得最佳拍攝效果。

    三:使用小光圈拍攝

    看起來或者會有一點矛盾,剛剛筆者才說過要使用大光圈鏡頭,為什麼現在又說要使用小光圈拍攝呢?原因很簡單,使用大光圈鏡頭的作用是為了方便攝影師 於取景時看得更清楚,但拍攝時把光圈轉小是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

    1.小光圈能令景深更大,令景物不會受淺景深的影響而變模糊;

    2.如果晚上有燈光照明,使用小光圈拍攝可以令燈光變成星型,效果更突出。

    四:長時間曝光

    拍攝夜景的其中一個常見技巧便是長時間曝光(快門值慢至10秒、30秒或數小時),可以用於拍攝車軌、星軌、海浪等。長曝不但可以令海浪變得平滑或者記錄下汽車紅色尾燈的軌跡,還可以令一些平時肉眼看不見的光線顯現。

    五:使用大光圈 鏡頭 來取景

    當我們將鏡頭裝上機身的時候,鏡頭的光圈會自動開到最大。在漆黑的環境中,較大的光圈可以令更多光線進入鏡頭,令觀景器上的畫面更清楚。

    六:設定白平衡

    拍攝夜景的時候不建議使用自動白平衡,因為在黑暗環境下,自動白平衡很容易會變得不一致,導致相片出現色差。拍攝夜景時你可以使用“鎢絲燈”模式的白平衡,但當然要根據當時環境來選擇最適合的模式。另外把相片儲存為RAW格式可以讓攝影師於事後才按需要調整白平衡,比較方便。

    七:提防過曝

    如果於晚上使用自動曝光(即 Auto/P/Av/Tv/S/A)模式時,會很容易出現過曝的情況。出現此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相機會被大範圍的黑暗環境誤導,而令照片過曝。所以,拍攝夜景時,我們可以使用全手動模式或使用B快門(快門一直開啟直至攝影師令它關閉),這樣就可以自己設定合適的快門及光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養什麼蘭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