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好8341

    兒行千里母擔憂並不是古詩詞裡的句子。 從行文上看,就是白話文。 最早出自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隋唐演義》。 所以說這句話實際上最早是清朝人在小說裡寫的。 讓這句話聞名於世的倒不是小說,而是京劇《三家店》。 《三家店》說的是秦瓊被髮配到登州,臨行前告別老母親朋的一番唱詞,其中有“實難捨街坊四鄰與我的好朋友,捨不得老孃白了頭。娘生兒連心肉,兒行千里母擔憂”。 因為京劇在清末民初火遍全國,影響力極大,所以這句話人人皆知。 這就是來龍去脈,滿意請採納,謝謝。

  • 2 # 清唯娜獨配

    以前是真認識不到這句話的含義。只覺得是父母在擔心孩子。可是孩子都那麼大了有什麼好掛念的。。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就覺得這是個行走的寶貝疙瘩,別說出去了,離開手心都覺得心裡空空的。恨不得天天拿繩子提溜著

  • 3 # 生活健康管理營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世界上最大的愛莫過於母愛,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其中的辛苦自不必多說。真心地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平安康健,媽媽我愛你。

    俗話說:“忠孝難以兩全。”古往今來,忠和孝都是分開的,要麼盡忠,要麼行孝。女人的天性具有母性使然,無論是襁褓中的嬰兒,還是丫丫學語的幼子,首先想到的都是找媽媽,受到委屈或是其他的事情都會去找媽媽。母親在每個人心目中的位置無人替代,永遠是居首位的。

    家有一老,不宜遠行。說明父母在我們心目中的位置是多麼重要,但為了養家或是盡忠,不得不遠離父母。在這個時候,我想是陳紅老師的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父母想要的是兒女平安,兒女希望的是老人長命百歲。

    假如父母有事情出門,做兒女的不是不擔心,而是還不具備父母的心境。只有有過兒女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境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能輕易傷害。常懷感恩之心,天比護之佑之。

  • 4 # 魯松青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活我有深刻體會,實踐反覆驗證了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也是眾所周知切身體驗過的!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兒子出門遠行在外所擔心的不是能掙到多少錢,發什麼財,當什麼官,幹什麼工作,這一切都無關緊要,擔憂的是兒子在家,生活起居各個方面都由母親無微不至地關愛著,從早到晚沒有離開過媽媽的身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兒子大了要出遠門擔心冬天怕凍著,夏天怕熱著,吃不好,睡不好,怕受人欺負,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沒有人疼愛,無人保護,人雖走了,但把兒子卻時時刻刻裝在了心裡……

    我深深感悟道母恩比山海比海深,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

    誰言寸草心,報答三春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鬥王EX烈隼追魂鏢和天豹隱纓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