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優質娛樂領域分享者

    每個人的生活的環境不同,生活方式,生活觀念都不一樣,最終的人生觀也不一樣。生活時候有孫女,這個不好計劃的,順其自然就好。

  • 2 # 精彩故事大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的多元化,和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對生育問題有很大的排斥和恐懼。

    吳昕曾向讓父母坦白:”反正我也不想生”。其實吳昕的想法很多的年輕人都能理解,因為孩子對於有些人來說是錦上添花,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卻不是雪中送炭。其實這已經不是明星們第一次表達“我不想生孩子”。

    在2014年,朴樹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他是這樣說的:“不敢嘗試做父親,沒有把握把這個孩子教育成一個好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因為社會是這樣,所以沒有把握,看著他從小看垃圾電視劇,吃垃圾食品,因為我不太認可這個國家很多人的生活”。

    不只是朴樹,李健也在節目上多次說:”我並不覺得自己的基因優秀,必須要讓孩子來繼承“。鄭伊健也多次強調,自己一定不要小孩,因為覺得世界沒那麼美好:“我們把他生下來,有沒有想過他開不開心?“主持人老梁也表示:“我是鐵了心的想做丁克,我和媳婦達成高度一致,100%不要孩子。”

    雖然國家一直在鼓勵二胎政策,但是現在但年輕人依舊不想生孩子,現在年輕人的主張和明星都差不多,年輕人覺得:“我做不好父母,所以我就不害人了,現在的社會環境太複雜,自己沒有辦法教好孩子,自己過完這一生就算了”。其實他們不是為了自私,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要孩子,更多的是因為恐懼,因為責任,拒絕成為草率的父母。

    其實這些理由可以分為2分心酸,3分理性,5分無奈。

    一個女士表示:“愛與被愛是很重要的,但問題是你需不需要”。她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並且天底下有很多親子關係,並不是愛與被愛的。

    另一位女士則說:“小時候父母吵架,說是因為我的存在,他們才沒有辦法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是從這裡開始,她才明白,孩子並不是“愛情的結晶”,還有可能成為一種“沉重的拖累”。這種想法一直存在她的認知裡,所以從那個時候,她就對孩子開始排斥。

    甚至到成年以後,她看到孩子都沒有親近感,也一直覺得孩子非常麻煩,阻止你個人的自由,於是就準備一輩子不要孩子。也許有很多老一輩人覺得,要孩子是必須要有的事,這是為了家族的傳宗接代,也是為了後繼有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們成年以後的關係模式,往往來自童年。童年感受到恐懼和暴力,成年的時候就會在你心裡世界呼風喚雨,電閃雷鳴,讓你無法自控,你會焦慮,會害怕,會恐懼,不自覺的就投射出了一種不合格的父母。女人在男人身上會投射出忽略自己的父母,所以男人逃,女人追,這樣當然不是一個好的家庭氛圍,不解決這種無意識的投射就沒有辦法要孩子,因為就算要了孩子,孩子將來也可能會受苦。

    同時物價上漲,經濟危機也會影響正常生育。就算二三線城市的生存環境好一點,但是隻要活著,就是壓力就存在。消費水平低,當地的工資也低,壓力依然存在。工資高,消費水平也高,還是如同一隻沉重的蝸牛。

    第二個方面就是養育責任的失衡,日本政府的調查顯示,30~35歲的男性有47.1%是獨身,其中男性不願分享養育責任是其中的最根本原因,對於女性而言,育兒不具備經濟價值,你就會被看成職場的失能者,也就是自我意義上的失敗者。

    第三種就是生存環境的悲哀,當被問到想生孩子嗎?一些人會說壓力大,一些人會說沒條件,剛開始以為是90後的原因,後來發現80後也有很多是不想生育的,大家都覺得生活太苦了,這些苦不想繼續到孩子身上,誰會想著把自己孩子拉出來一起受罪呢?

    雖然孩子帶來的快樂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需要理性的權衡,養孩子現在的成本真的是直線飆升,不僅父母辛苦,還有需要面臨為了孩子放棄機會,放棄工作,放棄高薪收入。

    當孩子對父母造成的心理收益,遠遠小於養育孩子所需要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時,父母就會問自己,到底要不要生孩子?所以現在的人如果不是經濟時間,心裡都有了一個很好的準備,她是不會貿然懷孕的,因為懷孕以後所要面臨的事,是很多父母無法想象的,但是準備好經濟、時間、心理的人,又有幾個呢?既然這樣,大家就要順其自然,不要勉強自己。

    我覺得賭王在98歲還能見到長孫,他還是幸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過年了,大家有什麼話要對過去和將來的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