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72326259561

    1“冬”和“東”現代漢語普通話讀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讀音不同(主要是韻腹不同),所以分屬不同的韻部。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鐘1。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

    馮婦虎,葉公龍2。舞蝶對鳴蛩3。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4。

    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5。

    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6。

    [譯文]

    春天和夏天相對,秋天和冬天相對,傍晚的鼓聲和早晨的鐘聲相對。觀山和玩水相對,綠竹和蒼松相對。馮婦空手搏擊老虎,葉公並非喜歡真龍。飛舞的蝴蝶和鳴叫的蟋蟀相對。一對紫燕正忙著銜泥築巢,幾隻黃蜂正忙著採集花蜜。春天園中黃鶯恰恰啼叫,秋天塞外大雁雍雍鳴叫。秦嶺連綿起伏,遙遙八千里路遠,巫山常被雨水洗刷,十二座高峰山勢高峻。

    [註釋]

    1古代寺廟傍晚擊鼓、早晨敲鐘以報時。

    2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孟子·盡心下》。馮婦,晉華人,善搏虎,以此為業,後來不再殺虎,被稱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眾人逐虎,不覺技癢,又捲起袖子下車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後代便以“馮婦”代指重操舊業者。下聯出自西漢劉向《新序·雜事》。葉公子高自稱喜歡龍,房屋四處都雕刻彩繪上各種龍的圖形。天龍聽說後便現身於他家,葉公看見後嚇得魂飛魄散。後代便以“葉公”代指表面愛好而並非真正愛好的人。

    3蛩(音qióng):古代蝗蟲、蟬、蟋蟀等類的小昆蟲都可叫蛩,此處指蟋蟀。

    4課:此處是“為……而勞作”的意思,“課蜜”即採蜜。“課”本指收稅,古人經常“課”、“役”連用,故“課”也就帶有“役(勞作)”的意思了。

    5恰恰:像聲詞,黃鶯的叫聲。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說,“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流連戲蝶時時見,自在嬌鶯恰恰啼”。雍雍:像聲詞,大雁的叫聲。《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有“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鳴叫,旭日東昇光閃耀)。

    6上聯源出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全詩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一作“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迢(音tiáo)遞,遙遠的樣子。嵯(音cuō)峨:山勢高險的樣子。危: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走出校園,走進職場如何快速適應角色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