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句詩出自李白的五言律詩《渡荊門送別》。

    這首詩是詩人青年時期出蜀時贈給為其送別的友人的作品。面對著壯麗的山川,詩人心中充滿了豪情。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荊門~山名,在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

    平野~平原。

    大荒~指廣闊無邊的原野。蜀地多山,自荊門以東,地勢平坦開闊,所以這麼說。

    下~作動詞,下來。

    海樓~即海市蜃樓。這兩句的意思是,月亮映在水中就象飛下來了一面天鏡,江面上霧氣蒸騰,像是結成了海市蜃樓。

    憐~愛。

    故鄉水~指長江,長江從蜀地流來,所以這樣說。

    李白,幼年時曾隨父遷居四川江油,年輕時曾遊歷長江流域及河南、山東等地。其詩作多是反映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對大好河山的無比熱愛。

  • 2 # 陳年往事1222

    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乘船遠渡荊門一帶來到楚地遊覽,青山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野,長江滔滔,奔入廣袤荒原。月亮映入江面,猶如天上飛下一面明鏡,雲生藍天,變化多端,有如海市蜃樓。故鄉的江水還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離開蜀地遠遊,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

  • 3 # 弄笛聽雪

    這句詩出自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贈別詩,但這首並不是,自然詩中的“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也並非是為朋友送行之意,這一句詩人抒懷的是對家鄉的眷戀之情,這種情感主題透過全詩可以更清楚的瞭解。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初次出蜀時所作,他青年出蜀,正是意氣風發之時,乘船由水路而下,一路到荊門山外到楚國(今湖南湖北一帶)故地遊歷。

    初次出遊,年輕氣盛,一路上的風光讓李白欣喜不已。頷聯和頸聯就是形象凝練的寫出了船過荊門後的高遠廣闊的風景氣象。平原廣闊無際,江河遼闊無邊,到了晚上月如飛天之鏡,雲彩重疊變幻竟如海市蜃樓一般,壯觀綺麗。

    這種廣闊高遠之景是崇山峻嶺的三峽地帶無法見到的,李白自然也會有心情突然開闊之感,所以在頸聯、頷聯的景物描寫中,投入了非常強烈的浪漫廣闊的意境,也帶來了同樣效果的視覺感受。

    到了尾聯,李白將所有的浪漫豪情化作了對故鄉的眷戀:外面的景色再迷人壯闊,可是我最愛的還是故鄉的滔滔江水,它一路送我行舟至此。

    尾聯的妙處在於用了擬人手法,將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賦予一路陪伴自己的江水,江水由故鄉而出,尚且情意深重萬里送行離家的遊子,那麼對遊子而言,更是深深眷戀著故鄉的水、故鄉的山和故鄉的一切。這樣擬人反轉的寫法將李白在外遊歷時,情緒雖激盪高昂,但是心中仍然依戀故鄉的那份真情生動的表達了出來。

    所以說“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和朋友送別沒有關係,表達的是對家鄉的依戀情懷,這種情感也是歷來離家的遊子們共同的感受罷,外面的世界再豐饒多姿,月總會是故鄉的最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音箱耗電量太大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