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6658737985

    內宴奉詔作

    曹翰〔宋代〕

    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

    此詩抒寫詩人自己空懷武藝韜略卻投閒置散,不得建功立業的苦悶心情,躍現出一位渴望為國建立新功的老將形象;同時亦反映出宋朝建國後,最高統治者猜忌武將、重文抑武的真實情況。全詩感情充沛,語出自肺腑,筆力雄健,風格豪邁爽朗,對仗工整自然,用典貼切。

      “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從青年時期寫起,頗有一種自豪感,曹翰說他自己少年時就胸懷大志,好學上進,孜孜不倦,研讀《六韜》,精通兵法,一心從軍為國建立戰功。由於懂得軍事,深知戰略,故能使自己的英名與當時的一些俊傑列在一起這裡的“常得”二字,寫出了自信、自慰自豪的心情。此聯起得自然、平實,為後面的鋪敘、議論先開個好頭。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承前而昇華,是傳誦一時的名聯,這兩句被寫入《宋史·曹翰傳》,曾受到宋太宗的讚賞。其精彩之處,不僅在於它對仗工整精妙,渾然天成,更在於它形象地概括了兩個不同的時代,深含感慨。在國難當頭之際,他頂盔貫甲,馳騁沙場,英勇對敵;當國泰民安的時候,儘管官俸不高,生活貧困,但也捨不得賣掉伴隨自己殺敵立功的寶刀這兩句的言外之意是說,在戰時需要武器,在和平時也不能丟掉武器,有備無患,以防萬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對不賣寶刀加以深化,寫眼下自身狀況,論武藝,自己雖然步入晚年,但身體依然強健,臂力過人,刀馬嫻熟,尚覺鐵弓弓力太軟,不足以用論韜略,自己深通陣法,胸藏兵機,善於攻防。據《宋史·本傳》所載,曹翰幾次率兵征討,多獲勝利,立了不少戰功。可見這一聯所寫並非誇大之辭,基本上符合他的自身實際,體現了一種老當益壯的精神,和當年的老將廉頗、馬援有些相似。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以委婉之辭,傾訴心曲,怨而不怒。曹翰所歷三朝,為一代名將在這金風蕭瑟,“沙場秋點兵”的時刻裡,作者不能身赴邊陲,征討對敵,而在宮中參加內宴,只能低頭看自己舊戰袍上的“盤花”,所以產生慚愧之感。這裡的羞”字用得很準確,它生動地表現了將軍本色和老人的拳拳愛國之情,太宗為之“惻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此詩塑造了一位渴望為國建立新功的老將形象;同時亦反映出宋朝建國後,最高統治者猜忌武將、重文抑武的真實情況。全詩語出肺腑、感情充沛,筆力雄健,風格豪邁爽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目前為止哪次失敗的經歷讓你學到的東西最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