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楊139066966
-
2 # 老李說事666
我們這裡留傳著這樣一句老話說:
人不偏心,狗不吃屎!
世上的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偏心,只是有輕有重!
還有,你是站在什麼立場上去看待這個問題!
我一個朋友,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讀書有成,在城市紮根,娶妻生子,因為農村有地,脫離不開,朋友,沒有給老大帶孩子,老大當時過的很辛苦,孩子上小學脖子上掛著鑰匙!
小兒子大學畢業回了農村,幹起個人實體,這個時候,父親已經退休,有時間幫忙種地,母親就幫小兒子帶了孩子,活忙時,兒子也抽時間幫父母在地裡忙活,重體力活都是小兒子幹!優其是,父母有個頭疼腦熱全是小兒子照顧!
在經濟上,朋友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城裡住的大兒子,面,油,蔬菜,全年供應!只要兒子媳婦回家,能帶多少帶多少!
小兒子一家,近水樓臺先得月,沾父母的光多,經常去父母家噌飯吃,當然他對父母照顧的也多,父親有糖尿病,去醫院,買藥,全是小兒子!
朋友的兩個兒子都很孝順,大媳婦人品很不錯,從來沒挑婆婆的不好!她理解婆婆,知道婆婆心裡有她們,只是條件不允許,沒有給自己帶孩子!
世上哪有哪麼多公平,十個指頭還不一擺齊呢,只要父母心裡有,多些理解,少些挑剔,家才能和順,家和才能萬事興!
-
3 # 情第一錢第二
那是因為你這做老公的沒有在老婆面前做到位,她才會有那樣的想法和說法,畢竟你是她婆婆的兒子,要是你真的用你妻子方式把你你老婆安慰的巴巴適適的,那她自然而然就不可能會有“東想西想”念頭了吧!
媳婦進門有個適應過程,表現種種不一而足。
在磨合過程中,男家有兄弟二人者衝突更甚,如文中所說“偏心”一說。
就算對方是獨子,也是意見頗多。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算待媳婦再好,她端著碗想著自己父母二人在家不知吃點什麼…”。
所以說雙方磨合是個過程,時間長了會好一點。
婆媳矛盾自古有之,只是當今角色轉換,形式不一。
背景是,都是獨生子女,家中寶,很難溶入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