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個習
-
2 # 俄語邦自媒體
我覺得如果不是差的太多太多,還是可以一試的。畢竟你對這個學校的瞭解已經足夠,再多一年準備的把握也大。重換學校又是從頭準備。
-
3 # 考研小秘書
今天距離2020考研還有166天!
二戰考研最忌諱的就是臨時換學校或者換專業,除一種特殊情況外,不建議換學校!哪一種情況需要換學校呢?除非初試考高分但複試被刷,否則不要換學校。
考了高分但複試被刷說明不是初試的問題,高分過初試但複試被刷最可能的原因是老師單純不喜歡你這個人,可能是因為專業知識不紮實,或者本科出身不太好。如果是老師不喜歡你,你再二戰三戰也沒有用,到時候還是這個老師來面試你,更大的可能性還是複試被刷掉。這種情況下堅決換學校,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種情況外,其餘情況均不建議換學校或者換專業,對於二戰生來說什麼最重要?能考上才最重要,所以二戰一定要上岸,三戰,四戰不現實,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浪費,所以二戰生的壓力其實非常大。想一想你要是二戰又沒考上可咋辦呀!
之所以不建議二再換學校,是因為每個學校考的專業課不一樣,哪怕專業課一樣所用的參考教材也不一樣,並且考試科目難度也不一樣,一旦換學校之後就相當於重新複習,一戰踩過的坑積累的經驗就沒有用了。
二戰換學校是考研之大忌,請三思而後行!
-
4 # 考研時事熱點
如果是為了學校,那可以考慮換一個容易些的專業,或者學碩改專碩。
實在心有不甘,就再試一次,反正也就耽誤一年而已,又不是輸不起。
如果是為了專業,那換個學校無妨的。如果只是為那個研究生文憑,換個門檻不那麼高的學校會容易些。
備考了一年的學校靠譜
個人建議還是不要換學校了,備考過一年的學校和陌生的學校,顯然準備過了解過的更有利於考研,同時對於在“一戰”中失敗的原因也可以總結一下,避免“二戰”再次出現類似的錯誤。
無論選擇考研是出於怎樣的初衷,準備去哪個學校就讀,一旦決定考研就不要動搖,也不要在幾個學校、專業間來回徘徊。如果總在選擇,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無形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你不瞭解新學校
建議不換,身邊的例子就是換了學校後沒考上。因為你真的不清楚新的學校所在地區的改卷怎樣
換個難度小點的學校。
換個學校吧,怕不瞭解情況就去了解啊,換個難度小點的211學校,網上搜搜真題,看看哪些學校的題型是比較好準備,自己又比較擅長的。
換不換不重要,努力是王道!
其實關於二戰換不換學校並不重要,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當成“一戰”的那股勁頭去繼續學習,仍然可以有選擇任意學校的自由。
總結下自己一戰在專業課上失策的原因,如果今年仍然能拿出足夠的經歷去學習,不建議你降低標準的,加油哦~
換不換學校還是看個人的
相信底子也不會太差,一戰的失敗是因為沒有明確的規劃。關於換不換學校,我覺得看個人,你完全可以拿出比一戰更好的狀態。
你要做的就是總結自己的曾經的經驗,收集資訊,想想自己花了那麼多時間為什麼專業課還是不盡人意,不要畏懼二戰的重頭開始和疲憊感,複習的時候最好聯絡上師兄師姐指導,避免少走彎路。
對於是否要二戰,同學們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慎重選擇。
-
5 # y壞壞De笑
初試考沒考好需要看自己的最終成績,只要過了線就積極準備複試,聯絡導師,因為面試真的看緣分的,說不定跟導師聊一聊就看對眼了!
二戰的壓力非常大的,要是換學校面對不熟悉的方面壓力還會增大,除非自己以後的規劃變了,如地域,專業就業前景等,不然不建議換專業
-
6 # 考研諮詢人
差距太大,建議換。
我有個同學是這樣的,普通一本,報了C9,差二十多分,二戰脫產全心複習半年,比一戰努力得多,還差幾分(考了390分)。調劑211沒人要(只考慮了熱門地區),最後還是去了普通一本。
第一,讀研最重要的還是導師,你要是能考第一第二,導師任你選,複試面試時很輕鬆(我同學調劑普一就是這種感覺),要是排名靠後,面試會很艱難,好老師就別想了,你基本沒有選擇權。
第二,讀研(如果不讀博)對地區的要求比讀本科要高好多,很建議選擇熱門地區比較好的211,如蘇州大學,上海北京的211等。
第三,985和211是有差距,但遠遠沒有211和普一之間的差距大。從以後工作待遇來看,個人認為熱門地區上等211比冷門地區的985要好,但是,最差的211也比最好的普通一本好,普通一本的研究生學歷還比不上人家211本科學歷。(這是我找工作的親身經歷)
最後補充一點,熱門地區211也難考,慎重選擇,但是建議別報考普一,至少報個211。
-
7 # 橘茉莉
侄女普通本科畢業,普通到學校排名500+。雖然高考時成績沒有發揮好,但是在大學裡,她發奮圖強,成績一直保持院系top2。
儘管如此,但因為本科學校仍然沒有保研資格,哪怕到了大三大四,她的成績已經是穩居第一。
她後悔高考時沒有努力學習多考個幾十分;後悔520多分如果當初報到外地的大學或許本科還可以保研。
可是後悔沒什麼用,唯有努力學習才能再一次拯救自己。她決定一步去不了的,那就分兩步。於是大三的時候,她報考了全國高校排名top5的某大。
可是由於自己本科學校底子低,加上她“跨專業、跨學校、跨區域”的考研最高難度,最終因一分之差,與那所名校擦肩而過。
大家都勸她調劑到普通院校吧!可是她不同意。她說她一定要再戰一次,可是大傢伙又都勸她不如考個低一點的學校,省得萬一再考不上,打擊了自己,耽誤了青春。
可她還是堅定的不改志願。因為她說,如果我與這所學校複試的分數差的太多,我是絕不會有膽量再去報考的。可是我只離複試線1分,我為什麼不去再試試?否則這將使她終生遺憾。
我們大家都被她感動了。並且她還提到兩個問題:第一,她早就心屬於那所名校,願意為成全自己去努力奔赴;第二,這種名校是很難找到往年真題的,自己考過一次了,也算對試題有所瞭解。
果然,蒼天不負有心人,侄女二戰考研成功進入了自己的理想大學,實現了自己的人生新目標。
所以說,根據自身學習能力及家庭背景情況再去定下你的目標。二戰考研,需要家人的支援與理解,更需要你清晰的目標和信念!
看完這些,題主是否找到答案了呢?
回覆列表
下面給你仔細分析該不該換學校
第一種情況,首先,要是你初試成績不是差太多,並且報考的學校還不錯,也是你非常喜歡的一個學校,不太建議換學校,你初試沒有考好,只不過是沒有準備好,不像複試沒有過,情況不太一樣,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二戰的時候備考充分一點,還有就是你已經根據這個學校的要求複習過一遍了,所以,你再複習的話可能會省力不少,同時,二戰成功的機率也會大很多。
第二種情況,要是你的初試成績真的離過線差太遠的話,找找原因,要是真的是專業課太難,或者你有跨考的情況,可以考慮換學校,因為即使堅持,二戰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從學碩換到專碩,因為專碩可能會分數比較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