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話不投機就開車
-
2 # 潮汕巧趣事
重讀《霸王別姬》原作,李碧華真是太殘忍了。
所謂的“一個都不放過,一個都不寬恕”,大概就是這樣了。
電影版的程蝶衣,無論是跟菊仙爭段小樓,爭風吃醋,還是給袁四爺做相公,這些行為,都化在了他的“戲”裡,他是個痴人,從頭到尾把自己當虞姬。
而書裡很殘忍,程蝶衣很“俗”,他活在真實裡,沒有真正人戲不分過。
這就很不美了,很不藝術了,都讓人找不到替他開解的藉口。
書中程蝶衣見到袁四爺被槍斃,臉忽地漲紅,半望半窺,這是他第一個男人!當初他見他,一雙眼炯炯有神,肩膀曾經寬敞,現在是衰老的頹唐了,他第一個男人!
而電影裡,程蝶衣對袁四爺本人的死,態度漠然,他的反應跟菊仙段小樓沒什麼區別。如果非說有什麼感受,大概那也只是對動亂的時代的一種茫然和恍惚。
他對袁四爺有什麼算計呢?
一點也無。
他又不是他的霸王,關他虞姬什麼事兒。
正是這種“漠然”讓程蝶衣高貴美麗。
書中的程蝶衣段小樓菊仙的三角戀也比電影裡要殘忍的多。
電影中程蝶衣愛段小樓,但主要是虞姬守著霸王,所以,程蝶衣對菊仙的敵意,是隔了一層的,而且在電影版的設計裡,菊仙也是虞姬。
兩位真虞姬守著一位假霸王,兩人在敵意的同時,還有惺惺相惜的情分。
但是,在書裡,這一切都被破了。
蝶衣跟菊仙爭奪段小樓更接近市井婦人之爭吵。
菊仙每每都要在小樓和程蝶衣面前強調自己的女性身份,來月經,生孩子,堂堂正正的妻。
蝶衣則為此反擊,看到菊仙給小樓打的毛線衣,小樓不穿,蝶衣便要開啟嘲諷模式。
程蝶衣吸毒,菊仙幫忙戒毒,蝶衣痛苦中一直叫喚“娘”,抱著菊仙,淒厲聲不絕。
李碧華針對這一行為,寫道:
窮鳥入懷,獵師也不殺。
僅此而已。
而電影版的這一刻是菊仙對程蝶衣人情的高光時刻,是母性的流露,也是對痴人(另一個虞姬)的高度體諒。
而書中揭發階段,程蝶衣被要求去逼迫菊仙離開段小樓,蝶衣心裡想的是:這麼多年都你贏了,沒想現在國家來幫我了。他還是我的。
而電影版的蝶衣隨著時間的過去,對於搶回段小樓,幾乎不抱有希望了。
他只是頹廢下去了,霸王都不是霸王了,虞姬又還怎麼做虞姬?
電影版的程蝶衣,主要揭發的是,斷壁頹垣,奼紫嫣紅,連堂堂楚霸王都低頭了,這京戲還能不完嗎?完了才情緒失控,罵段小樓,罵菊仙是個爛貨,你們去鬥她,去鬥她!
而書中的蝶衣沒有揭發前面的東西,直接就揭發菊仙了,揭發段小樓了。
電影版的程蝶衣,最後夢醒了,發覺自己實實在在的不是虞姬,於是自刎以謝霸王。
死得其所,於是,終生美麗。
而書中的程蝶衣沒有死,苟且活著,就像生活中很多人都活得像行屍走肉,毫無指望,但是也捨不得死一樣。
他被下放在工廠做夜光杯,手指頭都缺了一個,老了,但是還是要苟且活著。
不光活著,程蝶衣還娶了老婆,政策給安排的,他也就受了,連性向都可以妥協的。
他很怕段小樓提起當年他愛他。
當年情最好如舊夢無痕,誰都不再記起,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了。
意氣奮發,40年代鼎鼎有名的名旦,曾顛倒多少達官貴人,最後只得鏡子裡一張老態龍鍾的臉。
家國恨?
兒女情?
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是應該怎麼苟且活下去,活下去....
電影版的段小樓本身已經是被批判的物件了,堂堂的楚霸王,輕易折腰了,以為李碧華總會放他一把,結果並沒有。
電影中的段小樓對程蝶衣炙熱的愛,根本不能理解,他只勸他,不瘋魔不成活啊你,醒醒吧蝶衣。
而書中的段小樓竟然知道程蝶衣愛他,他知道卻佯裝不知道。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段小樓懂得,而不慈悲。
多麼的令人心寒。
電影版的《霸王別姬》,無論蝶衣,菊仙,甚至還有段小樓,都帶著人物本身的傳奇性。而書,真實多了,妥協多了,也不美多了。
-
3 # 酷漫君
小說《霸王別姬》結局是程蝶衣清醒過來了,最後說了“戲演完了”四個字,之後開啟了新的人生。若干年後,段小樓和程蝶衣師兄弟在香港的澡堂子裡重逢。雖說是坦誠相見,但是話卻不多,在兩人洗完澡之後就各走各的了。
《霸王別姬》主要講述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段小樓和程蝶衣以及菊仙三人圍繞霸王別姬上演的悲慘故事。同名影片就是改編自同名小說,不過影片在原著上加以修改了四處。在原著中沒有小豆子負氣燒大衣的情節;沒有師兄拿煙鍋捅蝶衣嘴的情節;文革時期在火中找劍是蝶衣;最後就是結局不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修改是具有高度的價值,改完之後顯得劇本更加的得到了昇華。因此這部影片無論是播前還是播後都一致受到好評,還斬獲戛納等多個大獎,堪稱華語影片的巔峰之作。
回覆列表
李碧華還有部小說改編的電影《霸王別姬》,也是經典。據說,當年電影版《霸王別姬》的第二編劇蘆葦對李碧華初版的小說進行了大幅改動,雜糅進許多戲曲元素,形成一個經典電影戲中戲的巢狀結構。
李碧華覺得不錯,在其再版的小說裡把橋段都加了進去,只是結尾處仍保留她最初的設定,與電影版的結局略有不同。
程蝶衣、與段小樓在演最後一出《霸王別姬》時,程蝶衣假戲真做,用那柄貫穿始終的劍,在霸王段小樓面前自盡而死,成就了《霸王別姬》的戲劇高潮,也被眾多媒體用來對映張國榮後來的結局。
而李碧華在小說中,為這一段赴死,做了個鋪墊,說兩人蹉跎半輩在香港重逢,相約澡堂赤誠相見。鬆垮的老肉、與苟延殘喘的貧瘠,並未消磨程蝶衣橫跨半輩子,對霸王段小樓的愛戀。
但當段小樓透露出埋藏心中多年的裝傻充愣時,程蝶衣的恨、羞憤、與鄙夷,瞬間將自己淹沒,他的愛還沒有一個焚燒燃盡的宣洩口。於是,兩人相約舞臺,再唱一曲《霸王別姬》。
而在程蝶衣終於想“一刎定情”時,李碧華寫這劍也不知日久失修,還是程蝶衣命不該絕,總之被霸王段小樓當場截下,把流出的血都堵了回去。之後,兩人各奔天涯、至死未見。
李碧華擅於寫情,被譽作“古今言情第一人”,寫白素貞對許仙的愛,是翻江倒海、巨浪滔天;寫程蝶衣對段小樓的愛,是跨越性別、自甘墮落;寫如花對十二少的愛,是穿越生死、雙宿雙棲。愛的時候,都是那麼的執,以致走火入魔、不能自已。
但她也善於寫抽離,時間是治癒“愛而不得”最好的良藥。程蝶衣在段小樓成親時,把自己交付給了袁四爺,是報復;在批鬥大會上胡亂攀扯菊仙,是報復;在段小樓面前自刎,也是報復。
誰知?他回北京後,再無音訊,將段小樓生生拋棄在香港,死活不管、下場悽慘。他“自妖夢中,完全醒過來。是一回戲弄。”一切的傾盡所有,不過是別人眼中的糾纏不休。瞬間的頓悟,誰又能說不是因為一次次失望後的絕望?
時間不死,“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