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my0814
-
2 # 陳劍老師價投教學頻道
這個不難想象,如果郭德綱講相聲的時候,帶著稿子念,還有看頭嗎?
第一,念稿子的話,臺上的演講者/表演者的身體就被綁架了,你的手要拿著稿紙,你的頭和眼睛要不斷往下望,根本就沒辦法自然展現身體語言,演講/表演的精彩程度會大打折扣。
第二,在講臺前念稿,演講者的活動範圍也被限死了,自己能展現的能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一個偌大的舞臺空間,如果演講人原地不動,只在一個“點”上向舞臺下方發射能量,對比一邊走動一邊從舞臺的東南西北角落,向全場不同方位放射能量,腦電波充斥整個“空間”,大家講,哪個方式營造出的演講磁場/氛圍更棒?
第三,感情演繹需要和聽眾/觀眾保持“連線”,一個演講人/表演者,七情上面的時候,觀眾/聽眾也被你感染了,你突然間掏出稿子,“哎,我剛才講到哪裡了啊?”馬上就冷場了!因為,這個動作是多麼的煞風景啊!
最後,脫稿是一個展現自己的演繹能力/信心、讓聽眾第一時間對你將會講的內容充滿期待的一個方式。
-
3 # 徵哥哥視覺
我認為演講和脫稿朗誦有其相通的一面,比如都是透過語言表達某種訴求或者願景,都是用聲音來感染別人引導別人,沒有了聲音的語言,演講和朗誦就難以實現。
但二者又有所區別,演講是有目的性的,是為了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鼓動別人按照自己的方向前進。演講很多時候就是一種武器,其殺傷力很大,比如對日抗戰時的演講,能鼓動成千上萬的華人走上抗日戰場,浴血奮戰。在當下,很多單位也經常組織演講活動,比如關於努力奮鬥的演講,一場演講下來,會讓很多職工不由自主地更加愛惜自己的崗位,更加努力創造更大的業績。這就是演講的作用。無論在什麼時候,演講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作用。
而關於朗誦,我覺得它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是讓文字藝術得以表現的載體。比如一些詩歌,假如你還沒有真正理解她的意境和含義,那麼透過別人的朗誦,透過語調和聲音的表達,會讓你豁然開朗,原來是這樣的啊。聽朗誦時,最好閉上眼睛,就跟聽音樂一樣,會給你帶來不盡的藝術享受。我就喜歡聽朗誦,特別是一些優美散文或者詩歌的朗誦,和你自己閱讀時候的感覺是不相同的,特別是名家的朗誦,那種磁性十足的聲音,會讓你不由自主地走進原著作者所營造的美麗意境之中。
-
4 # 點石教育永生
這是兩樣不同的活動。
首先是內容的不同。
演講,是有鼓動性的演說。基本上都是即興的,也有些演講比賽之類的,是事先把稿子寫好的,上去以後背稿子,但是,凡是優秀的演講,都不能一字不差地背稿子,為什麼呢?演講內容有時是隨著聽眾的情緒變化而變化的。
演講的內容,敘事,抒情,議論,說明都可以包括。
朗誦的內容都不然。
無論脫稿還是不脫稿,朗誦的內容都必須是帶有情感的文體,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帶有情感。
比如說明文,我們的電視機說明書,電腦說明書之類的,都屬於說明文,就不帶有情感。
科技論文,也不帶有情感。
這一類沒有情感的問題,不適合朗誦。
為什麼?
因為朗誦,除了文字內容的表達以外,還有就是情感的傳遞。
同時,朗誦的內容一般都是固定的,不像演講,內容可以隨時調整。
其次,演講和朗誦的目的不一樣。
演講重在鼓動,朗誦重在欣賞。
只是現在太多的演講比賽,都是走形式,演說以前寫好底本,然後一遍遍背,背熟了,上來再講,鼓動性就差了一些,因為沒有根據聽眾的情緒及時調整。
朗誦,是把文學作品的情感理解透徹,在朗誦時,除了把文字內容交代清楚,還要把這種情感昇華,發揮,渲染,進而傳遞給聽眾。給觀眾以審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感染。
再次,形式略有不同。
朗誦,誦的原義是介於唱與念之間的一種表達形式,所以朗誦,主要都是聲音表達。
演講則不同,除了講以外,必須有“演”的部分,需要肢體語言的充分配合。
回覆列表
二者有類似的地方,也有區別點,演講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鼓動性,聽眾帶著一種積極參與者角色參與;而脫稿朗誦是一種藝術表現,具有藝術性,聽眾是被動參與,潛移默化影響。演講根據一個主題內容可以自由發揮 與聽眾產生互動共鳴,脫稿朗誦是對現有藝術作品一種藝術表達,聽眾更多為欣賞者角色。個人理解,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