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吐槽機

    其實關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文學作品不少,蘇聯人寫的也挺多,只是其中大部分都很難滿足題主的需求。因為這幫毛熊寫的要麼是純粹紀實的回憶錄,裡面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發生的;要麼就是純小說,藝術發揮太嚴重,顯得不那麼靠譜。

    如果題主不限定語種的話,我倒是可以多推薦幾本,否則只能是小貓兩三隻,估計你看得也不過癮。不說廢話了,直接開始推薦。

    《生存與命運》

    這是蘇聯作家瓦西里·格羅斯曼成稿於1960年的紀實小說,有簡體中文版,全書大約75萬字,我手裡的中信版大約1000頁左右。作者在衛國戰爭期間擔任過《紅星報》記者,將大量第一手採訪資料整理後,開始寫相關文學作品。

    這本《生存與命運》是他的代表作,歷來評價很高,有媲美《戰爭與和平》的名聲。順便說一下,其實這本小說是一部續作,它的前傳《為了正義的事業》沒有中文版本,想聯起來看的哥們只能遺憾了,或者你可以先去學學俄文,相信我,那尼瑪是地獄級難度的任務。

    書中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作為紐帶,勾勒了上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命運。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未侷限於意識形態,以人的角度來講故事,書中不存在高大全的人物,每個人都很光輝,每個人也都有缺憾。

    所以戰壕裡計程車兵沒有高喊“為了斯大林”奮戰,而是啃著爛土豆躺在掩體中奄奄一息,他們的勇敢在於即使如此,當敵人攻上來時依然拿起武器繼續戰鬥。作家這樣悲憫而反思的視角自然不被高層喜歡,玉米大帝認為該書“二百年都不可能出版”,最終到了80年代才在英國付印。

    記憶中很深刻的場景是炮火中一個蘇軍士兵跳進彈坑躲避,因為恐懼他閉上雙眼摸索著緊緊抓到了一隻手,可當他睜開眼睛才發現那隻給予他安慰的手來自一個德軍士兵。兩人四目相對,靜靜凝望對方,沒有說話,也沒把手鬆開。炮擊結束後,兩個士兵跳出彈坑,朝相反的方向各自離去......

    看過這本書你會發現毛熊其實也挺文藝的,他們確實有刻在骨頭裡的英雄主義,卻也不缺乏溫情的一面;他們確信走上戰場是正義的,卻還是懷念和平美好的時光。讀過這本書,你會希望永遠不必經歷戰爭,因為代價實在太大,無論對於哪一方。

    《斯大林格勒啟示錄——地獄中的坦克旅》

    這是一本挺小眾的書,作者是俄羅斯人列昂尼德·菲亞科夫斯基,這老兄作為高階醫護人員參加了斯大林格勒戰役,服役於第254坦克旅。因為作者沒什麼名氣,我不確定他是否還活著,書在2011年出版,現在距離二戰結束已經過去了70年。

    因為有足足70年的時間思考,作者的視角充滿現代感,而且非常深邃。可能也正是因為時間足足過去了70年,作者在表達記憶時過濾了很多細節,科學證明人腦其實更像一塊會消磁的硬碟,許多記憶其實並不準確,它會讓美好的回憶更美好,讓殘酷的感覺更殘酷。

    遺憾的是這本書太過小眾,所以沒有中文版本,目前能找到英文和俄文兩種版本。作者以日記的形式白描了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坦克旅發生的瑣事,和其他文學作品不同的是它大量描寫了後勤部門的生活,也不奇怪,作者本就是後勤人員。

    書中的細節大多很有趣,那幫戰士和後勤員工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依然保持了幽默感,他們伶牙俐齒的互相吐槽,笨手拙腳的做著本不擅長的事,坦蕩無私的相互幫助,又或勇敢或無謂的死去。

    書裡記憶比較深的一個段子是開頭坦克旅指揮官直接把當醫護的作者給扔去管廚房和戰地病床,理由是反正這些都是後勤的活兒。然後因為新鍋爐沒有清洗,這群二貨煮的粥裡掉進了不知什麼東西,成了黑芝麻糊狀。

    一群大兵因此大肆吐槽,表示這玩意難不成是想毒死我們?連政委都加入了吐槽大軍,表示能把粥煮成這個熊樣,我真的該佩服你。作者當仁不讓的反吐槽,表示我在學校學過怎麼控制營養,怎麼計算卡路里,怎麼保留食物中的維生素,可就是沒學過怎麼烹調!然後......這傢伙的廚師生涯結束了.....

    可惜這麼一幫樂觀開朗的傢伙,終歸在未來的戰鬥中一個個死去了,他們只有很少幾個活到戰爭結束。讀完這本書,大約你會覺得毛熊能夠挺過二戰,除了鋼鐵般的意志,多半還是樂觀豁達在支撐。而且你還是會希望永遠不要經歷戰爭,因為它會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徹底撕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衛浴產品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