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喝吐了咯我

    何謂陰陽合曆?  

    陰陽合曆,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新曆法,就是所謂陰陽合曆。

      陰陽合曆與陰曆一樣,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陰曆約每過二三年多有一個閏月。陰陽合曆則是陽曆與陰曆兼顧的歷法,融合了地球、月亮、太陽運轉的週期。月份依月球執行週期為準,年的長度則依迴歸年為準,閏月則是為了讓月份和四季寒暑相配合而設計的。陰陽合曆一直沿用至今,也是中國傳統的固有曆法。

    陰陽合曆的年是如何設定的呢?

    陰陽曆的平年有6個30天的月,6個29天的月,加起來是354日,與一年的長度365日差11天。如果總是這樣安排的話,那麼,每三年就會差出一個多月。於是古人就想出了每三年加一個月的辦法,這個多加的月就叫做閏月。但是,後來人們發現三年加一個月太少,不能補上三年差出的33天;五年加兩個閏月太多,又超出了五年差出的55天,如果在19年中加上7個閏月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19個迴歸年是6939.75日。19年有228月加7個閏月是235個月,235個月合計是6939?.55日,與19個迴歸年的日數6939.75只差0.2天,也就是差不到5個小時。

    這就有了“十九年七閏法”。

    陰陽合曆的月是如何設定並置閏的的呢?

      陰陽合曆按照月亮的執行分為月。小月、大月十二個加起來,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兩者相比,相差約十一天。為了協調二者,古人採取“設閏”的辦法來處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個月的。現在從商代的甲骨中還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記載,就是設閏的明證。上世紀有學者報告,南方的瑤族還儲存著“十三月”的叫法。現行“十九年七閏”的制度起源相當早。中國的歷史,自《春秋》以下,就有干支歷日可查,足以為證。

    陰陽合曆的“置正”及其沿革

      但置閏月,必造成一年兩個“立春”,或沒有“立春”。這裡又涉及“置正”的問題,即以哪一個月為正月的問題。從歷史記載來看,這種“置正”比較複雜:

       夏朝以寅月為正月,稱為建寅;

       商朝以今十二月為正月,建醜;

       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建子;

       秦朝以十月為正月,建亥。

     漢朝建立,初承秦制,以為得水德,亦建亥;後來到武帝時,經落下閎推算,又改成夏曆,以寅月為正月。不同“置正”,就有不同的新年起點。例如建寅的,就以寅月的起點為元旦(即正月初一)。這種辦法,自漢武以來,二千年中,雖經不斷完善,但大體沿用不變。

    陰陽合曆比陰曆的優點:

    陰陽合曆基本上能保持月份和氣候的冷暖相一致,不會像陰曆那樣,甚至在六月也可能出現下雪的天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奶貓拉稀很虛弱是不是要死了?好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