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仰天笑
龐統龐士元,一直定位是個悲劇人物,怎麼說龐統也是齊名諸葛亮的人才,但年紀輕輕36歲就中箭而亡,一直被眾人惋惜,雲其不死就是第二個諸葛孔明,有王佐之才等等。其實龐統的悲劇不止於此,答主從藝術形象和歷史形象上分析。第一.貌醜不受待見。《三國演義》中龐統“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這外貌是醜的相當可以,要無論古今中外,顏值很多時候能決定一個人的前途走向,何況三國那個年代,品評人物容貌佔了相當的比例,雖然有才,但第一印象就容易合不來,才能在他人眼中大打折扣。這是小說中的悲劇,正史沒有對於龐統容貌的記載,但應該不會太好看,好看的怎麼也能提到些。第二。因才而傲。龐統見孫權時,回了孫權兩句話“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第一句說自己很才能牛逼,所學很多,隨機應變即可。第二句說周瑜跟我沒法比,我倆不在一個水平。孫權得出結論“狂士也,用之何益!”。在三國那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收放自如更加能得到重視。第三。言過其實,龐統當時以評論家出名,喜歡評價人物,但其評論多虛高,放大所評價的人物,雖然他有他的理念,但是這個做法相當的商業化了,甚至他和好朋友陸績、顧勳等進行商業互吹,提高自己的名氣,這也罷了,自稱“王佐之才”,這句話沒毛病。那個時候自我抬價很多,當時的諸葛亮也是自比管仲,但是他作為一個誇大別人才能賢德的點評家這麼評價自己,是你你咋想?雖然其為劉備所用後,屢立奇功,但是即使不早逝,其本身發展想來也好不到哪去。
-
3 # 何曉風不是瘋
肯定是啊,龐統雖然說是與諸葛亮齊名,但是我認為他在性子上不如諸葛亮,首先你聽聽他的號,鳳雛。鳳雛是什麼,一是說龐統人長得磕磣,醜,像剛出生的小鳥。二我認為是說他的性子有點孩子氣。劉備送了他白馬和披風,你倒是低調點啊,你是去打仗,又不是旅遊,不知道槍打出頭鳥嗎。死了也是遲早的事。你在看看人家司馬懿是怎麼做的。一蟄伏就是幾十年。,最後稱霸天下,這才是王道。所以龐統的悲劇是肯定的。就算在落鳳坡不死,也得讓諸葛設計弄死,。畢竟一山不容二虎,。
回覆列表
對於劉備的蜀漢陣營來說,龐統的死可以說是巨大到無法估量的損失。
甚至,我們說,龐統的死亡導致了劉備一統天下的夢想最終破滅,都毫不過分。
如果龐統不死。設想一下這個美妙的局面,簡直能讓劉備睡覺都笑醒過來。
荊州文有諸葛亮主持,馬良輔助,武有關羽坐鎮,關平和周倉為副,整個局勢固若金湯,孫權只能望洋興嘆,而曹操寢食難安。
同時,劉封與孟達遙相呼應。劉封和孟達敢違關羽,但絕對不敢違諸葛亮。
再看益州方面。劉備在成都主持中央,他現在有多套文武班子搭配,簡直是完美到令人落淚。
法正和黃忠一路,以李嚴為後備支援,這一路以正兵向曹魏進擊,確保無虞。
龐統和魏延一路,以趙雲為後備支援,這一路以奇兵策應正面,必建奇功。
注意了,這裡有個巨大的機遇:
就是子午谷奇計!
為什麼在劉禪時代,子午谷奇計不可行呢?因為那一路只有一個魏延。
設想劉禪時代,如果真行了此計,蜀漢得不償失。
一,魏延若敗,損兵折將,精銳盡失,蜀軍元氣大傷,士氣大挫。
二、魏延若勝,取下長安,又生出兩個變局來:①魏延有異心,他將坐擁長安,招兵買馬,坐山觀虎鬥,讓諸葛亮與魏軍主力在祁山拼消耗,兩敗俱傷。②魏延無異心,曹魏軟肋被刅,必起傾國之力以救,雙方勢必打成決戰,以蜀漢當時的實力,真的能負擔起這個滅國之爭嗎?所以,無論哪一個結果,諸葛亮的主力也完全被魏延牽制著行動,而蜀漢都將被魏延拖進了沼澤。
而假若龐統不死,這個兵出子午谷就可行了。因為有龐統在側,劉備居中,魏延是不敢造次的。
另外,還有一路,以馬超為將,馬岱為輔,彭羕為軍師,吳懿為後援,可以再出一部人馬。
劉備坐鎮成都,由張飛領一支總預備隊,糜竺為輔,四方援應,也能以防異變。
這樣佈署,恐怕曹操的頭風病得發作好幾回。
龐統的死確實是可惜,他的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劉備的悲劇,也是漢室天下的悲劇。
我曾經設想,如果當初劉備取西川時,把鎮守荊州和入蜀的人馬班子調換一下,會不會更加穩妥一些?
往事不可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