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哩萌主

    企鵝是自然界中最叫人喜愛的動物之一,據估計南極企鸚約有幾十億只,是南極洲鳥類中最大的家族。不過第一次見到企鵝的人,似乎很難確定它的分類歸屬。因為企鵝雖然長著鳥的頭和喙,卻不會飛,在陸地上步履蹣跚,一到海里就像一條活蹦亂跳的魚,能以每小時18千米的速度在水中遨遊。所以早期的人們都把它當作雞、獸或長了羽毛的魚,不少人認為企鵝代表著魚和鳥之間的過渡型別。不過當時人們的興趣只是如何把它們打死下鍋入肚,至於如何分類無關緊要。

    關於企鵝名稱的由來,幾種版本的說法各不相同,說起來也很有趣。現在我們知道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游泳海鳥,人稱“海洋之舟”,其英文名叫Penguin。1588年以前,英文裡還沒有這個詞,以後是怎麼來的說法不一,有人說是歐洲人使企鵝舉世皆知的。1520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率環球探險隊航行到達南美海岸,探險隊員皮加非塔呆滯的神態酷似企鵝,海員們在航行中一看到那些“奇怪的鵝”就喊他的名字,後來“皮加非塔”的近似音Penguin就成為企鵝之名廣泛傳播,並載入史冊。一些歷史學家說,企鵝之名起源於葡萄牙Nautilus給一種短翅北方大海雀

    起的名字,意是“胖子”,因為它有大量脂肪(Penguin)。這種海鳥長得很像企鵝,但它們不是一個家族。後來大海雀滅絕了,Penguin就專指企鵝了。另一些歷史學家則認為,企鵝起源於威爾士語“潘昆”,意思是“白頭烏”,這是不列顛和威爾士漁民們為企鵝起的名稱。企鵝的漢語之名則由它的姿態而得。“企”字在漢語中的原意是“抬起腳後跟站著”,企鵝在陸地上像人一樣站立,當它佇立在海邊或雪地上時,總像是昂首遠望企盼著什麼,所以取名力“企鵝”。

    企鵝的祖先會飛嗎?

    古生物學研究表明,早在5000萬年前的第三紀就出現了企鵝,但是4500年前的企鵝化石尚未發現,這使企鵝的起源還蒙著幾多神秘,而研究企鵝的起源,總要涉及“不會飛”這一首要線索。是企鵝的祖先本身就不會飛呢,還是企鵝從會飛的鳥進化而來,後來放棄飛行而改營水中游泳的?這一不解之謎長期以來一直激發著科學家們的濃厚興趣。

    眾所周知,鳥類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1887年科學家孟茲比爾提出一個理論,認為烏類是多元起源的。企鵝是獨立於其他鳥類單獨從爬行類演變來的,它起源於不會飛行的祖先。即企鵝的鰭翅不是變異的翅膀,而是一個爬行類的前肢在水下的直接應用,它沒有經歷過飛翔階段。1981年在日本6個地方曾發現形狀類似企鵝的海鳥化石,體形高大,稱為“公肉鳥”。專家認為,這是距今3000萬年的一種不會飛的原始企鵝,可以說是現代企鵝的祖麥。近年來。鳥類學家在對比研究南半球的企鵝和北半球的海鴉構造。認為企鵝和在美洲沿岸發現的距今3000萬年的海鴉化石之間可能有看起源進化上的密切關係,故有的學者提出企鵝起源於已經滅絕的不會飛行的北大西洋海鴉。儘管海鴉和公肉鳥與企鵝的分佈正好相反,一個在北半球,一個在南半球,但其骨骼體形確有許多相似之處,特別是在適應水面游泳和潛水方面。這些發現似乎印證了孟茲比爾的理論,但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海鴉、公肉鳥和企鵝的化石几乎是在同一時代出現,因此很難判斷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

    雖然孟茲比爾的學說有一定吸引力,但動物學家多年積累的研究資料證明,企鵝的祖先是能飛的:企鵝的身體結構上有其會飛翔的祖先留下來的烙印,一直抹不掉。科學家們指出,企鵝的鰭翅是一個變成槳狀的飛翼,其腕和掌骨形成腕——掌聯合結構,這種結構適合於飛羽——翩羽附著,而翮羽正是飛翔所必需的結構。雖然企鵝的翮羽早就消失了,但支撐翮羽的結構依然存在,胸骨的許多特徵也和飛翔鳥相似,比如企鵝的

    胸骨有明顯的龍骨突起,這正是飛翔肌肉所附著的地方。

    企鵝有一個更突出的特徵是存在尾蹤骨,說明它的祖先可能會飛。鳥類從其晰蠍型祖先那裡繼承了一個鞭狀的長尾巴,由多節脊椎骨組成。在長期流體動力和運動的影響下,尾骨逐漸縮短癒合成一塊小的骨節叫尾蹤骨,用以支援呈扇形排列的尾羽,這是鳥類對飛翔的適應,從最早的始祖鳥到所有現代鳥類都有。企鵝也有尾蹤骨,這無疑是其會飛翔祖先的遺物。翅膀發達的飛翔鳥類都是以喙插在翅下睡覺的,不會飛的鳥用這種姿勢是不適宜的。而企鵝卻以這種姿勢睡眠,說明它和鳥確實是有關係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喝酒的人必須要經常檢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