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村小之草
-
2 # 有話少說
古代曆法以天干地支計算年月日時。一天時間十二時辰,十二地支,子為首,子時一到即進入下一日。一個時辰,相當現代鐘錶時兩小時。所以,子時相當鐘錶時半夜11點,11點一到,即進入下一日。
-
3 # 樹德漢碩
這個是有爭議的,按照干支曆紀時,子時是從上亱23點起到1點止的,也即是到上夜11點就交下一天的子時了,子時是從上一日的23時起算,又到23時交下一個子時,一天24小時十二時辰沒少,只是子時時辰推前了一小時。而按官方天文臺的計時論日法,是不以干支計時論的,是以交24小時後論,即24小時一一夜12點後叫零時算起,再到24小時一一夜12點止,這就完整的24小時,完整的一天。這樣一來,與干支計時法就有一小時的遲早誤差了,爭論就在這裡,是夜11點起算對,還是遲一小時後的12點起算對?我認為時間是人定的,方法是人定的,一切在於人的認識,方法是可改的。一天起始的方法是可改可變的。人們重視開始,而開始也是人定的,一切在於人,在於人的思想心態。傳統干支計時法已成習慣,深入人心了,這只是遲早一小時的問題,大家能商量的,就商量著決定一個就是了。
以時鐘12點論,一天24小時走兩輪,從夜12點即零時起算更合理,所以官方天文臺計日法是從夜12點零時起的,而干支計時計日法為何會提前一小時計算呢?這可能與一時辰有小時有關,子是時始日始,子居12之中,古時最受中庸影響,子之左右必須各一半,在這思維心理影響下便形成了子時從夜11點算起,到下1點止。一時辰八刻,一刻十五分,前一小時為上四刻,後一小時為下四刻。古人認為,亥子時辰是日與日之交,容易模糊不清,所以有亥不用後,子不用前的說法。意思是亥時不用後四刻,子時不用前四刻,這都是日與日交界不清之時,在時辰使用,就要注意避免這問題了,如果明白了這一點,那麼就不用爭論11點12之起始了。我用時辰就是亥不用後,子不用前的。特別後二刻和前兩刻更不用。
在時間計法上,是有時區差的,我們現在通行使用的臺北時間是以東經120度線來計的,經度每差15度為差一時區,一時區就差一小時,在時辰計算上就要注意這一點,如杭州市與成都市就有足有一時差。
回覆列表
年夜應該是11點新年,還是應該12點,是我們錯了嗎?
新年應該從子時的11點算起,還是如今的12點也就是零點算起,從古時講起其實都有理,也都沒有錯。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不說是過年的時間變了,連新年的日期其實也是經過無數變化而來的,而“春節”這兩個字也都是經過變來變去而來的。像新年開始就叫元、旦。元旦一詞,最早見於南朝人蕭子云的《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唐朝時房玄齡等撰的《晉書》記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稱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記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在時間上,古代的元旦也經歷過很多變化。上古三代的元旦,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是十一月初一,朝代的更迭就會涉及到改正朔,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就定下十月初一為元旦。後來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制一樣,故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開始使用公曆,定公曆的1月1日為“元旦”,稱“新年”,而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這個新“元旦”一直無法和春節相提並論,直到今天,人們說到過年指的仍是農曆的春節,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堅韌性。
至於新年的時間,在實行公曆之前都是在亥子之交算起,也就是11點算起。在《燕京歲時記》中記載:“黃昏之後,閤家團坐以度歲。酒漿羅列,燈燭輝煌,婦女兒童皆擲骰鬥葉以為樂。及亥子之際,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帝京歲時紀勝·正月》是以市聲引出元旦的繁勝景象:“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玉珂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轔轔,百官趨朝,賀元旦也。
可見,在以前除夕守夜的人們,都是熬到夜半子時,就算舊年過去,新年降臨。而現在我們肯定是以過了12點算新年。要知道,既然新年的日期都可以有變化,時間有變化也就不足為奇了,且這樣的時間難道不是更適合如今的二十四小時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