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眼觀天下

    因為袁紹是袁氏家族的掌門人,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在大漢王朝中形成了巨大的家族勢力,擁有相當多的人才、資源和影響力,不知道多少朝廷中、地方上的官員是袁氏家族的門生故吏。

    所以袁紹才有了巨大的號召力,才能夠成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

    曹操祖上是什麼人,曹操本來是夏侯氏,曹操父親曹嵩認宦官曹騰為父親,所以才改姓曹的,這是不僅一般計程車人所不齒,而且曹氏家族在朝中也遠遠沒有什麼影響力和號召力。

  • 2 # 神人院長黃老邪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袁紹的簡介:

    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一房。袁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憑藉世資,年少為郎,袁紹不到二十歲已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幹的名聲。

    這段簡介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袁紹不只是高富帥,而且還是高官子弟,無論外貌相貌,出生背景,還是個人經歷,都是牛的不得了的人物,這種人物一般放在一個群體裡面,肯定是當首領的,你要說18路盟軍之中還能找到另外一個跟他的身世背景出身經歷能夠和他比的,我看幾乎是沒有。

    第二,東漢末年的統治是日趨黑暗的年代,宦官專政越演越烈,在越是黑暗的年代裡,所有人就越發想要巴結權力,以袁紹個人的威望和家族背景的影響力,絕對是所有人想要巴結的一個核心目標。在亂世之中,無論社會還是政治的各種混亂,使到每一個人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渴望有一個領袖有一盞明燈來指引方向,袁紹的存在,它的基礎條件,完全符合這樣一個人物的設定。更何況董卓亂政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他都有參與其中,所以討伐董卓這件事情推舉他為18路諸侯之首是絕對以及肯定的。

    第三,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宦官專政,一直到董卓之亂,其實許許多多的人都已經感覺到漢室衰微,特別是到董卓之亂,幾乎禍亂了整個漢室的根本,皇帝說廢就廢,說立就立,簡直是兒戲。這已經讓很多人感覺到,這個皇朝可能要倒塌了。你說袁紹自己會感覺不到這樣的一個客觀事實存在嗎?不可能感覺不到的,所以他自己也有采取一些行動。袁紹其實暗中也是結交一些有志和俠義之士,其實在老早也有已經群雄逐鹿之心了。再加上袁氏四代廣佈恩德,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隨便一拉就是一個大幫派大黨派。

    第四,我們看待歷史,都是站在了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我們對袁紹的評判,和對曹操的評判,都是基於我們客觀的能夠看到的一些情況進行判斷,正是因為我們能夠看到整個客觀的事實,從而有了對比,並且再加上我們已經事先知道了一些事情的結果,我們的評判是袁紹不如曹操。但是我們回過頭來,假設沒有發生過官渡之戰,那麼我們對袁紹的一個評判可能就不一樣了,他佔據了北方四州,兵強馬壯,非常有實力,可能我們對他的能力的評價還沒那麼差。所以他成為18路諸侯盟軍的統帥正是在未發生官渡之戰之前,在那個時候你能評價他

  • 3 # 冇有用

    袁紹,字本初。據史書記載,袁紹為人有風度,寬厚待人,很注重名聲。喜歡結交天下士子。加上袁紹祖上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所以袁紹在天下士子當中有很高的人望。

    中平五年(公元188),袁紹開始擔任佐軍校尉。 董卓進京後擅自廢立皇帝,袁紹公然反對,董卓起殺心,袁紹逃離。公元190年,袁紹在渤海起兵,反對董卓。當時天下眾諸侯因袁紹的家世與人望,紛紛響應依附與袁紹,推選他為盟主。

    可當時袁紹只佔領渤海,手上並沒有過多兵馬,他怎麼成為後來兵馬、城池最多,傲視天下的霸主的呢?

    袁紹派荀諶去遊說韓馥,又暗通公孫瓚,讓他偷襲韓馥,最後威逼韓馥讓出冀州給袁紹。袁紹得冀州後,聽從冀州從事沮授建議,出兵擊敗號稱百萬的由張燕率領的黑山軍。然後征伐青、並二州。二州大小部隊一來懼怕袁紹的軍事勢力,二來也因為袁家四世三公的顯赫身家地位,紛紛投降,孔融出逃。袁紹遂得二州,並於公元198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取得幽州。

    至此,袁紹就擁有了青、幽、並、冀四大州,成為天下最強的諸侯,實力遠勝曹操。

    由此可見,袁紹也是個有膽識,有謀略,並且能取良言的人。加上祖上的遺力,最終成為天下一時之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人節,你和她(他)有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