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一)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確定了指導思想,即以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新課程培養目標的特徵
1.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重視學生完滿個性的養成。
2.把德育目標與時代要求聯絡在一起。
3.突出創新精神、實踐努力。
4.強調科學和人文素養的結合,關注學生環境意識的提升。
5.把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與終身學習聯絡起來。
(二)課程功能的改革
新課程改革倡導全人教育。
第一,要根據基礎教育的性質和時代特徵,確定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同時應界定新時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概念。
第二,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第三,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轉變課程功能的途徑有:制定課程標準、編寫教材、教學、課程評價等。
(三)課程結構的改革
1.構建多樣化的課程型別結構
2.構建均衡的科目結構
3.完善和最佳化課程內容
總之,新建的課程結構具有綜合性、均衡性、選擇性三大特徵。
(四)課程標準的改革
把教學大綱更名為課程標準,是新課程改革引人注目之處。
新課程標準具有如下特徵:
1.課程價值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2.課程目標上,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在課程內容和要求上,突破學科中心
4.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
5.課程評價突出促進學生髮展的功能,評價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6.課程管理從剛性走向彈性
(五)課程實施與評價改革
學生評價改革重點
1.強調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多方面評價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精神,熱愛社會主義,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評價的內容除了關注學業成績外,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3.評價方法要多樣化,除考試或測驗外,還要研製其他有效的評價工具,尤其要採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全面描述學生的發展。
4.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要有機的把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
5.要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評價要改變單一的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使教育評價成為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都積極參與的互動活動。
教師評價改革重點
1.打破惟“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瞭解和尊重、教學實施與設計以及交流與反思等。
2.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資訊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
3.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忽視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傳統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使課堂的關注點轉向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目標達成狀態。
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一)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確定了指導思想,即以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新課程培養目標的特徵
1.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重視學生完滿個性的養成。
2.把德育目標與時代要求聯絡在一起。
3.突出創新精神、實踐努力。
4.強調科學和人文素養的結合,關注學生環境意識的提升。
5.把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與終身學習聯絡起來。
(二)課程功能的改革
新課程改革倡導全人教育。
第一,要根據基礎教育的性質和時代特徵,確定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同時應界定新時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概念。
第二,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第三,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轉變課程功能的途徑有:制定課程標準、編寫教材、教學、課程評價等。
(三)課程結構的改革
1.構建多樣化的課程型別結構
2.構建均衡的科目結構
3.完善和最佳化課程內容
總之,新建的課程結構具有綜合性、均衡性、選擇性三大特徵。
(四)課程標準的改革
把教學大綱更名為課程標準,是新課程改革引人注目之處。
新課程標準具有如下特徵:
1.課程價值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2.課程目標上,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在課程內容和要求上,突破學科中心
4.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
5.課程評價突出促進學生髮展的功能,評價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6.課程管理從剛性走向彈性
(五)課程實施與評價改革
學生評價改革重點
1.強調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多方面評價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精神,熱愛社會主義,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評價的內容除了關注學業成績外,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3.評價方法要多樣化,除考試或測驗外,還要研製其他有效的評價工具,尤其要採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全面描述學生的發展。
4.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要有機的把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
5.要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評價要改變單一的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況,使教育評價成為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都積極參與的互動活動。
教師評價改革重點
1.打破惟“學生學業成績”論教師工作業績的傳統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對學生的瞭解和尊重、教學實施與設計以及交流與反思等。
2.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資訊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
3.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忽視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傳統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使課堂的關注點轉向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和目標達成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