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專幹246038369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想了解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得先從費米悖論說起,提出這個悖論當然是著名科學家費米了,別小看這個人,楊振寧教授都是他的學生,(恩利克·費米(義大利文: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

    對這個話題更加具體的探討最早出現在1975年麥克·哈特的文章中,有時也被叫做麥克·哈特悖論。另一個緊密相關的問題是大沉默--即使難以星際旅行,如果生命是普遍存在的話,為什麼我們探測不到電磁訊號?

    有人嘗試透過尋找地外文明的證據來解決費米悖論,也提出這些生命可能不具備人類的智慧。也有學者認為高等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稀少以至於人類不可能聯絡得上。地球殊異假說有時被認為為費米悖論提供了一種解釋的答案。

    從哈特開始,很多人開始發展關於地外文明的科學理論或模型。大部分工作都引用費米悖論作為參考。很多相關的問題已經得到重視,內容包括天文學、生物學、生態學和哲學。新興的天體生物學給問題的解決引入了跨學科的研究手段。

    費米悖論亦稱費米佯謬,在費米提出之後,該佯謬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如今被稱為"齊奧爾科夫斯基(K. Tsiolkovsky)·費米·維尤因(D. Viewing)·哈特(M. Hart)·蒂普勒(F. Tipler)佯謬",這些人都曾參與了費米佯謬的討論並提出了重要觀點。

    1959年,《Nature》發表了一篇想象力十足的文章《尋求星際交流》--它如今已被該領域研究者奉為"經典中的經典",兩位天文學家科科尼和莫里森提出,可以利用微波輻射來探測銀河系其他文明的構想。之後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兩道方程解,被稱為德雷克公式 (又叫德雷克方程 ):

    公式1為:N=Ng×Fp×Ne×Fl×Fi×Fc×FL

    公式2為:N=R*×Fp×Ne×Fl×Fi×Fc×L

    其中:N 代表銀河系內可能與我們通訊的文明數量

    Ng銀河系內恆星數目

    fp恆星有行星的比例

    ne每個行星系中類地行星數目

    fl有生命進化可居住行星比例

    fi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機率

    fc高智生命能夠進行通訊的機率

    fL科技文明持續時間在行星生命週期中佔的比例

    公式2與公式1的區別在於R*替代了Ng,L替代了fL。

    R*為銀河系形成恆星的平均速率,

    L為科技文明壽命

    德雷克公式 用來估測銀河系中存在地外文明星球的數量是多少。"德雷克方程"被看作是理論上對費米佯謬的第一次正式迴應。

    但科學家不同意很多公式中變數的值(可以嚴謹地說德雷克公式計算於銀河系中且我們可能接觸的外星生物的數量,而不是有生命的機率)。取決於不同的值,方程式可以暗示生命的形成是頻繁或稀少的。德雷克計算我們在任何時間可能接觸的外星生命只有1個。

    1975年,哈特在皇家天文社會學學報上發表論文《關於地球上地外文明缺席的解釋》,首次把費米佯謬作為一個嚴肅的概念來討論。針對費米的問題,他提出四種解釋:1、對地外文明而言,進行星際旅行還不可行。2、從動機分析,地外文明不打算和人類進行接觸。3、地外文明剛剛出現不久,和人類的接觸還需要一段時間。4、地球已經被外星文明拜訪過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哈特逐一進行討論後,認為以上四個理由都不成立,由此得出的反推結論只能是: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

    哈特的文章獲得了出奇高的關注率,大量的科學家開始積極關注費米佯謬,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以觀點激進而聞名的蒂普勒極力主張,用一種理論上能進行自我複製的"馮·諾依曼探測器"來代替無線電搜尋。格瑞恩在論文《大沉默:關於地外智慧生命的爭論》中,則認為德雷克方程的各項引數設定存在缺陷,並提出補充建議。

    所以說根據費米悖論的提出再加上德雷克公式的計算,可以確認外星文明一定存在,可你後面的所提到佛經中的解答,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希望你更應該相信科學,而不是宗教解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氣鍋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