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線就酒
-
2 # gf611
我所在單位都是學歷高人群,我說說跟隨沒有孩子的他們18年從年輕到人到中年的情況:
1、我部門的一把手女領導正處級,全能型人才,學歷高、工作能力強、身材好、漂亮、會保養會打扮、唱歌跳舞民族題材能登上學校大型晚會,體育方面能夠參加籃球排球羽毛球教工校隊,做得一手色香味俱全的好菜,可以說我這輩子沒有見過比她全面而出色的女人,微信晒的生活很有品質,可惜年輕時離婚未育,有沒有再婚我們不敢問,四十多歲的時候,有一次看見我拿著獨生子女證,她說:‘’不知道我這輩子還能不能拿到這本證了”。感覺得到她心中的遺憾。
2、我朋友結婚多年,老公不要孩子,她可要可不要,最後隨了老公。兩人都愛玩,各有一堆朋友,平時大多數是各玩各的,臨時約她出來玩還不一定約得到,要預約。她說看著那些為孩子勞碌一輩子的人生就很恐怖,現在兩口子四十多歲了,感情越來越好,老公也越來越愛回家了。他們兄弟姐妹好幾個,關係也很好,又在一個城市,估計老了一起養老吧
3、我認識的兩個老師年輕時堅持不要孩子,也是各種玩,各種豐富多彩,四十二三歲就反悔了,想要孩子的時候晚了,懷不上或者懷孕兩三個月就保不住了。
4、住一個大院裡的一對不認識的老師,聽說不能生育,經常看見他們都是一起出去一起回來,感情很好,兩人穿的樸素,不是那種講究生活品質的人,看起來都是愛讀書的人,四十多歲兩人頭髮比同齡人白多了,而且每次看見都是手拉手的了,從前可沒有手拉手。
5、有個老師結婚後懷孕了,剛好與她出國留學的時間衝突,兩口子決定先去讀書,以後再要孩子,就把孩子做掉了,學成歸來,又忙事業評職稱等,一下就三十七、八了,好不容易懷上了,她還經常工作到深夜,孩子就流產了,後來也懷不上了,四十歲了就放棄了,領養了一個孩子。
高學歷人群都敵不過一輩子沒有孩子的遺憾,何況一般人呢?或者你會說有沒有孩子最後還不是都住養老院了。那是你從未能夠感受到他們從四五十歲開始湧上心中的那份永遠的遺憾,他們也不會告訴你。我從前帶孩子也是要多煩有多煩,寒暑假就趕快把他打發去爺爺奶奶家,現在人到中年了在感情上越來越依賴他了,慶幸生了他。我覺得生不生孩子還是要把四五十歲以後的情況設想全面一些,別隻看著年輕時候別人怎麼開心怎麼玩怎麼生活高品質,養育孩子肯定是花費太多的心血,失去很多,老了也依靠不著他們,可是到中老年以後,孩子會讓我們的心安穩踏實有希望有牽掛,沒有遺憾。獨生子女更加要慎重考慮了,當父母去世,這個世界就剩下你一個人或者兩口子了,還是中老年人了,孤獨而荒蕪,害怕嗎?我覺得至少要生一個孩子才好
-
3 # 生命服務者8號真心
從人的維次上講,我們一輩子追求的是:情性名利子,順序不可顛倒哈。
這是思維的定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理念,我們叫文化屬性。
從生命的維次上,生命的核心是存在和傳承,根本是“永生”。
人是生命的一種,他的根本也是“永生”,中國文化傳統傳宗接代,就是永生在遺傳的角度的體現,讓基因資訊傳遞下去,這是有形得傳遞,屬於物質層面的永生。
還有一種是精神層面的傳承,老子的道教文化,孔子的儒學傳承兩千年。通過精神去影響一代又一代人,他們的精神思想被傳承下來了。
精神物質其實是一體的,一個家族的發跡史,一定是家族裡出現了一個家族領袖,一個人帶動了整個家族的興旺,然後他的基因被傳了下來,他的發跡經歷被後世讚頌。他的
物質精神流傳了下來,古往今來名門望族都是如此!
再回到您的問題,你需要傳承的是精神還是簡單的物質?
更進一步:情性名利子,你最關注什麼呢?
-
4 # 驕然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很巧,我本人就沒有孩子,因為結婚晚,覺得將來孩子也借不上力,所以就沒有要孩子,應該說沒有孩子生活起來確實輕鬆很多,既沒有生活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多家庭的負擔,兩個人生活起來很輕鬆,家庭瑣事也少,經濟上也能夠更寬裕一些,兩個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以更多層面的享受生活,這就是沒有孩子的好處。
當然沒有,孩子也面臨著一個擔憂,那就是當自己老了的時候沒有人來照顧自己,這確實是沒有孩子家庭都要面對的現實,我們也是一樣,但是後來我們也想了,儘管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孩子,但都是一家一個孩子,他們將來要面對四個老人能夠照顧過來嗎?況且說即便是他們有這個心,恐怕也沒有這個力,如果碰到有些孩子不孝敬,專門指望啃老的,那就更麻煩了,不僅他們不能照顧你們,可能還要為他們照顧孩子,這更給老人增加了負擔。另外假如孩子在中途夭折,那麼這些老人又該如何面對呢?這和沒有孩子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思前想後覺得沒有孩子也無所謂,將來社會發展了老齡化問題,國家也必須重視,必要時可以進老年公寓,這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另外這個問題也在網上引發的熱議,大家也想了很多的辦法,其中有幾點值得我們大家借鑑。
1,兩家共助法。也就是說兩個老年家庭,住在其中任意一個家裡,他們在一起統一做飯吃飯,如果遇到有病其他人就可以照顧,當然錢是各花各的。
2,找後老伴法,人年齡大了行動不方便,如果自己的配偶去世了,孤單一人,此時可以找一個比自己年輕一點的老伴,這樣老伴就可以伺候自己,如果自己去世了,老伴可以在找一個年輕的老伴來伺候,如此往復進行,也是一個不錯的養老辦法。
總之沒有孩子的家庭,在老了確實要面對一些困難,希望這些困難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讓我們駐杖的老年人一生平安吧!
-
5 # 貓黍說
這個得分人,孩子是一種生命體驗的延續。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一種延續。
有的人的孩子可以是自己的藝術品,有的人的孩子可以是自己的商業帝國,有的人的孩子可以是自己的科學事業,有的人的孩子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和伴侶等等都可以。不一定,非得要有孩子。但是,往往很多人,也只有孩子這一個選項來延續生命和精神的東西。
我認識一對丁克朋友,在杭州,女方是公務員,男方是老師。他們在一起就是從初中開始就在一起了,然後一直恩愛了很久。但鑑於雙方都覺得自己不成熟,然後也想自己更多的自由和時間去玩,他們就選擇了不要孩子。而男方本身對學生已經有這樣的寄託了。而女方,平時會去學舞蹈和繪畫,他的精力更願意換在這個方向上。
他們在一起,偶爾還有比較長的假期,經常也會出去旅遊,自己有一套小房子,過著那種小幸福,小確幸,知足常樂的生活。他們也想好了,養老,包括社保,包括返聘,包括以房養老等等,後半身也不是太操心。就這麼瀟灑的過吧。
當然,有很多人,是沒有寄託,也是丁克,可能就會恐懼沒有孩子等等,還有社會的眼光,如果能夠完全遮蔽掉,內心比較強大,那麼,WHO,CARE?
-
6 # 肆火龍果
謝謝邀請,我沒想過不要孩子,但見過無法懷孕的夫妻,也見過不想要孩子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因人而異吧!他們真的是這個問題最真實的寫照。家裡有個哥哥,關係不算太遠,所以知道一些,結婚很長時間一直沒有孩子,大小醫院看了無數,各種中醫藥也沒有停過,因為這個吵架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感情越來越不好,都快神經了,最後兩個人離婚了。後來哥又娶了一個,依然是懷不上,聽家裡人說還是各種看病,過的不是很好,我想如果上天肯賜給他一個孩子,他們家肯定會幸福的淚流滿面。另外那個不要孩子的是我鄰居家的一個姐姐,她是各種不想要孩子,除了上班就是玩兒,到處旅遊,家裡都快愁死了,她就覺得孩子是拖油瓶,以後老了住養老院就行。我覺得他們兩個是不能互相理解的,有的人認為一輩子沒有孩子是種遺憾,有的人覺得自己過好就行,生孩子是個要錢要命的活兒,就不要了。我自己的感觸是,孩子這個事情還是順其自然,不會強求,但心裡是樂意要的,不會完全靠孩子養老,如果一輩子沒有孩子,應該會是種缺失吧!
-
7 # 心生吳量
我是丁克。因為沒孩子,和老婆兩個人日子過得要多開心有多開心。兩個人賺的錢支撐兩個人的生活是非常充裕的。高檔飯店、出國旅遊。因為沒有孩子就不用給孩子留教育基金,也不用給孩子賺一套房子錢。
相反的,身邊有孩子的朋友都簡衣縮食,一切為了孩子。自己過得苦兮兮。
至於說老了怎麼辦?從經濟角度來說,把給孩子的學費省下來去做養老基金,回報肯定比將來孩子給你養老要好。孩子的錢要養老婆,要養自己的孩子,他們上面要養4個老人,能有多少錢用在你身上呢?但把給孩子的教育基金用來給自己養老,所有的錢都會花在自己身上。
等我和老婆都老了,需要人照顧了,我們就一起住進高檔養老院。我和老婆都打聽好了。養老院裡有電影院、棋牌室、圖書館和一群老年朋友。有護工給你洗澡,提醒吃藥。
雖然只有3層樓,但全部都是電梯上下的。
這不比一個孩子強?生個孩子還不知道他成不成才,我們不說小概率生出不孝子,但生出下一個馬雲馬化騰也是小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是我們會生出一個毫不出眾的芸芸眾生就和我們自己一樣。
這樣的話,你真的覺得讓這麼一個普通的孩子來照顧你會好過一個高檔養老院嗎?
-
8 # TT社會問答達人
一輩子沒孩子,年輕時輕鬆自在,年老時孤苦無依,只能眼看著別人家,在逢年過節,兒女成群,歡聲笑語,而自己形單影隻,相對無言,誰讓自己年輕時圖輕鬆,不要孩子呢?孩子是你生命的沿續,有孩子的家庭才是圓滿的,沒有孩子給自己一生留下了無可彌補的遺憾。
-
9 # 一嘟嚕一嘟嚕的八月呦
我們也是丁克家庭,沒要孩子。原因在我不想要。
一,我自己認為自己長得不好看,社會上,人長的好看還是挺吃香的。所以,我不想再延續這種不好看給下一代。造孽!
二,我也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沒有聰明的基因,生一個聰明孩子的概率比較低,所以,不想再造孽!
三,都說生孩子為傳宗接代,基於以上兩點,我也覺得我這根宗沒什麼好傳的。不傳是造福,再傳就是造孽。再說,人類沒我一樣有人類。地球沒人類一樣是地球。銀河系沒有地球照樣有銀河系。有點虛無哈,但我就這麼認為的。
四,現在沒孩子是什麼感覺,沒啥感覺。只要有追求,有愛好沒誰都行。就怕沒追求,抓耳撓腮,寂寞的很。老了沒孩子咋辦,有孩子沒孩子都得死。也有人說,老了有孩子就有個照顧,照顧你你就不死了嗎!再說,照顧你吃喝拉撒,代替不了你對死亡的糾結和苦痛呀!
五,人總得死,既然人總得死為什麼還要生下一代,讓他們將來也必須面對生死?!
總之,生命原本沒什麼意義,我個人以為“生生死死的生命就是老天爺對動物的一種懲罰!”。既然我們被逼無奈地,不由分說地來到這個世上,就活好自己完了!
-
10 # 陽光的詩歌
這個問題我特別想說一下,一輩子沒孩子,我真的沒親身體驗過,但是身邊卻有這樣的例子。
一、想要卻要不了
一輩子沒孩子肯定要分兩種情況來說。第一種就是這種想要卻要不了。我的一個朋友,今年已經47歲了,她和老公一直沒有孩子。當然,這個是由於某個人身體原因,很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老天卻不給她們希望。女方在得知要孩子沒希望的時候,就開始使用高科技等手段來要一個寶寶,可是由於已經是高齡,要孩子真的是不可能了。我雖然不能真正體驗到她們的心情,但我知道她們心裡很無奈,很失落,很悲傷。每次她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兩眼放光的。
二、能要卻不想要
另一種卻和第一種恰恰相反,她們是能要卻不想要孩子。現在好多人都崇尚丁克,她們不喜歡孩子,更不想要孩子。她們認為自己都沒有活好,怎麼去照顧一個孩子。當然這個活好並不一定是經濟方面,而是在照顧孩子方面。這種人的心裡對於沒孩子,她們會覺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並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心情,很理所當然的。
當然,對於一輩子沒孩子,情況有很多,我說的只是最普遍的兩種。她們真正的心裡感情,我們體驗不了。
回覆列表
一輩子不生孩子也沒什麼吧
想起了昨天那個熱搜
說“哪怕再優秀再美麗也逃不了歲月的摧殘”
我還沒有活夠一輩子,連半輩子都沒有活夠,但是,我想說,哪怕一輩子不生孩子,只要這一生按照自己的意願過的開心充實,那這一生也會是不錯的體驗。
生孩子不是人生的必然,更不是女性的必然,那些給楊麗萍老師貼出這種評論的人,他們的人生也許是狹隘的只剩下生兒育女這一件事,所以,他們會說一輩子不生孩子是最大的失敗。但是,楊老師的快樂他們根本體會不到,她很早以前就說過“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楊老師在藝術的殿堂裡傲遊,她按她所喜歡的充實的過這一生,她哪裡會失敗,又哪裡會遺憾。
都0202年了,女性的價值不是生孩子,生而為人的價值也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尊重自己內心的選擇,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才是多元現代社會該有的樣子。
只要自己開心,過的好,一輩子不生孩子也沒什麼,別人更是都閉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