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及為什麼吃生魚片等寄生蟲在胃裡不會被胃酸完全殺滅?
12
回覆列表
  • 1 # 醫生話健康

    你好,不僅幽門螺旋桿菌,很多微生物都是我們吃進去的,大腸桿菌也不例外,大腸桿菌最早是透過母乳進入腸道的,然後在腸道生存繁殖,和人類共存,所以,胃酸其實就是胃液中分泌的鹽酸,並不能殺滅所有的微生物,幽門螺旋桿菌是唯一能在胃酸環境下生活的微生物,而其他微生物則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各取所需,比如大腸桿菌就是隨食物進入腸道,其次還有豬肉絛蟲,蛔蟲,鉤蟲等,也都寄生在腸道,而肝吸蟲則寄生在肝內,血吸蟲寄生在血管內,豬囊蟲寄生在腦內等等。但就腸道來說,人體內大概就有10萬億個細菌,種類可達到400多,可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腸道菌群近年來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因為研究者發現,很多疾病可能都與菌群失調有關,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過敏、癌症等。

    幽門螺旋桿菌之所以能成為唯一能在胃酸環境下生存的細菌,是因為它利用自身的螺旋結構,穿透了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寄存在了相對中性環境的靠近胃粘膜上皮的部位,但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卻不少,大多數的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都與它有關,更厲害的是,它與胃癌的發病直接相關,所以,一旦胃有症狀,一定及時到醫院做個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現在多用C14檢測,方法很簡單,吃一個C14藥丸,十五分鐘後對檢測卡呼氣,然後儀器就可做出診斷,一旦發現陽性,一定及時治療 。 所以,古語說的,病從口入是非常有道理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人都不是老死的,而是病死的,病痛不僅折磨著我們的身體,還降低了我們生活的質量,所以,我一直認為,預防疾病要比治療疾病重要的多,既然病從口入,那就要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比如:飯前便後洗手;菜板生熟分開;儘量分餐實用;少吃沒有加工的生菜;不要貪便宜買一些不新鮮的蔬菜食品等。

  • 2 # 齊新穎

    “幽門螺桿菌在胃記憶體活”,指的是可以在胃內生長繁殖。在胃酸分泌正常的情況下,沒有其他的細菌可以在胃內生長繁殖。但是有些細菌是可以透過胃,到達腸道內,然後再生長繁殖的。比如乳酸桿菌等在酸性環境中可以存活的,但它不在胃內生長繁殖,只是路過,最後到腸道去生長繁殖。大腸桿菌是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疾病。

    在新生兒時期,胃部的酸度比較低,一般不能殺死大腸桿菌和其他的正常菌群,透過母親的產道,面板、乳頭等部位的接觸它們逐漸進入新生兒腸道,並居住在那裡。一些細菌也可能透過嬰兒的肛門進入腸道,或者也可能在宮腔內就已經有了一些有益菌(尚有待於研究證實)。現在有很多藥物或有益菌的補充劑能幫助新生兒或病兒建立或恢復腸道的正常菌群。 腸道有益菌

    當胃酸缺乏,或胃部其他疾病時,會導致經過胃部殺死細菌病毒的能力減弱,進入腸道的細菌病毒增多,導致疾病。

    有些寄生蟲的蟲卵是可以透過胃,進入腸道的。寄生蟲和細菌是兩個概念,細菌不包括寄生蟲。

  • 3 # 胺碘酮替芬

    大腸桿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非常密切的一類細菌,學名稱作“大腸埃希菌”,屬於腸道桿菌大類中的一種。它是寄生在人體大腸和小腸裡對人體無害的一種單細胞生物,結構簡單,繁殖迅速,培養容易,它是生物學上重要的實驗材料。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小時內,大腸桿菌就經過吞嚥在腸道內定居了。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大腸桿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他們不但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任何危害,反而還能競爭性抵禦致病菌的進攻,同時還能幫助合成維生素K2,與人體是互利共生的關係。只有在機體免疫力降低、腸道長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況下,這些平日裡的良民才會興風作浪,移居到腸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膽囊、尿道、膀胱、闌尾等地,造成相應部位的感染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因此,大部分大腸桿菌通常被看作機會致病菌。可透過飲用受汙染的水或進食未熟透的食物(特別是免治牛肉、漢堡扒及烤牛肉)而感染。飲用或進食未經消毒的奶類、芝士、蔬菜、果汁及乳酪而染病的個案亦有發現。此外,若個人衛生欠佳,亦可能會透過人傳人的途徑,或經進食受糞便汙染的食物而感染該種病菌。不會在胃裡寄居但是會在腸道內寄居。

  • 4 # Whocan653

    這兩件事不矛盾啊,人體內細菌多如牛毛呢。不過幽門螺桿菌在如此高的感染率(50%,超過乙肝)和傳染性(家人帶菌是很大傳染源)面前,滅活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會復發和重複感染。應該研發疫苗產生抗體才是對的。幽門螺桿菌有多少種滅活方式,如何傳染的,有多少種類,幽門螺桿菌是如何跑到口腔裡,是否在別的器官也存活,應該開展廣泛的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明第一任丞相李善長,真正的死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