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狂歷史課

    朱元璋的皇權來的太不容易,他是草根出身,雖然一直標榜自己是真命天子,但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卻知道他曾經是什麼人,對於這些,朱元璋很介懷。

    也因為這些,朱元璋對於皇權的失去有一種過度的恐懼,同時也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天下被人奪了去,所以任何只要有一點點威脅到他地位的人,都會被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李善長自然也不例外,至於藉口,那都是次要的,朱元璋的心理因素,才是主要原因

  • 2 # 悠悠華夏五千載

    李善長表面上是因為捲入“胡惟庸”案,被朱元璋處死,實際上這只是個幌子,即使李善長沒有捲入此案,也最終難逃一死!自古以來“功高蓋主”,都是絕對的禁忌,平定天下後的帝王需要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穩固自己的皇權和統治,功臣良將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李善長同樣如此,結局可想而知。

    縱觀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比較強勢,明朝的朱元璋同樣如此。正所謂“伴君如伴虎”,由於皇帝本人掌握生殺大權,千百年來,即便是忠臣良將,也有不少蒙冤而死。

    大明王朝建立後,由於朱元璋是窮苦農民出生,對苦難底層農民的艱苦生活深有體會,所以在自己做了皇帝后非常關心老百姓,在制定各種政策時也有不少對老百姓有好處,所以在明朝初期,農業生產發展的比較好,老百姓基本達到了有飯吃、有衣穿的水平,這在古代社會已經是不錯的水平了。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除了關心老百姓之外,也和歷史上大多數王朝開創者一樣,開始誅殺功臣。自古以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事例比比皆是,大明開國功臣多數都沒有逃過老朱的屠刀。

    明朝開國宰相李善長就是較早被朱元璋下令誅殺的功臣之一。李善長在朱元璋事業剛起步的時候就投奔了朱元璋,一直在後方籌備軍械糧草,為朱元璋大軍提供了充足的後勤保障,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也稱讚他為“在世蕭何”,為了嘉獎這位功臣,還特意賞賜給李善長一塊“免死金牌”。

    可是李善長在晚年時稀裡糊塗的捲入了“胡惟庸”案,此時的李善長已經70多歲了,本該是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遭遇此劫。眼看著不僅自己性命不保,還要連累家人受牽連,情急之下的李善長想到了當年皇帝賞賜給他的那塊“免死金牌”,於是拿著這最後的“救命稻草”直奔皇宮,希望皇帝能夠看在自己為大明王朝建立的功勳而網開一面,收回成命,饒恕自己和一家老小。看著已經70多歲的李善長跪地求情,朱元璋依然不為所動,並讓李善長仔細看看“免死金牌”的背面,原來還有一句:“免死除謀反以外之大逆”,意思是其他罪名都好商量,但是謀反大罪絕不放過,求情也沒有用!

    就這樣,曾經為大明王朝建立過蓋世功勳、被朱元璋稱為“在世蕭何”的一代功臣,在自己76歲時,與全家老小几十人一起被處死,其結局萬分悲涼。在封建皇權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 3 # 飛哥講歷史

    李善長,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以左為大),南韓公,子孫世襲,並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

    據記載,1390年,胡惟庸案追責,全家70餘口被一併處死,時年77歲

    胡惟庸案發生在1380年,1390年追責還殺了很多人,包括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等人,但只有李善長被滅門(也不算滅門,長子李琪因為老婆是公主被遷徒,李琪的兩個兒子李芳、李茂任在京城任職)

    可見朱元璋對李善長的恨不僅僅是因為他參與謀反,而是因為朱元璋不堅定的信任

    過去的老兄弟,死的死,殺的殺,留下的已經不多了,李善長能在長期待在中樞,並且相安無事,不僅僅是能力,更是朱元璋的信任,而現在,突然很多人跳出來說李善長參與謀反,然後不管是證人還是證據(弟弟、侄子、家奴告發),都是無法反駁的

    關於謀反,細思極恐

    李善長為什麼參與謀反?以李善長的地位,他再上一步能做什麼?

    做王?以李善長南韓公地位,一個王爺顯然是滿足不了的,那就是稱帝了,可是稱帝,那就必然是謀反事件的主謀,或者是在謀反過程中掌握一切後發制人的最惡毒者

    很明顯,朱元璋仔細思考之後發現,跟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李善長最有這個能力

    一記響亮的大耳光拍在朱元璋臉上,自己的信任,反而成了李善長為所欲為的資本,帝王一怒,可想而知

    總結一下:信任一旦打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一度"仲秋″到,您喜歡什麼樣的月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