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古尋珍

    在中國傳統書法中永字八法的意思是“永”字共有八畫,畫畫不同,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努”、“趯”、“策”、“掠”、“啄”、“磔”。研習書法者在初入門的階段,力求在練習永字的過程中,能基本的掌握中國書法中的基本技能與要領!

  • 2 # 國內ERP專題

    是真的。

    因為“永”字包含了所有的筆畫,就是現代漢字中的”點、橫、豎、撇、捺、勾、挑、折“。簡單的講就是毛筆書法中”側、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筆劃。是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名家書法理論精華的歸納總結,也是書法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法之一。

    所有的漢字不都是這些筆畫麼?

    所以只要把“永”寫好了,其他的字自然就會寫了。注意,只是會寫,並不是寫得漂亮,與書法更有一段距離,因為書法不僅講究單個的字,還有佈局、連筆、氣勢等因素

  • 3 # 天津男一號

    我們通常說的“永字八法”,只是說“永”的書寫過程能練八個筆法,但實際書法中的筆法何止這幾種。所以沒什麼捷徑,慢慢練吧。

  • 4 # 一二三五

    永字八法是書法的書寫規則或法則,其中包括了漢字基本筆劃的書寫方法:側、勒、努、趯、策、掠、啄、磔。

    書法講究起筆、運筆、收筆,同樣是遵循永字八法,在起筆、運筆、收筆上的不同,那怕是細小差異,便可能形成不同的書法流派。

    比如,絕大多數書家是露鋒起筆,而顏真卿是逆鋒起筆,在中國書法上獨樹一幟,創下了雄渾、大氣、壯美的顏體,獨領風騷至今。

  • 5 # 資訊調研

    永字寫好了,字就好了,這種說法第一個可能是來源於對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推崇,因為《蘭亭集序》的第一個字就是"永″字,故而從臨習蘭亭序的字數的機率來看,永字應該是中國古代學行書的人學習最多的一個字,因為王羲之被尊為書聖,所以學他的字代表了美學和政府規範字的統一。第二個可能是來源於寫《千字文》和集王羲之字的智永,智永字帖多,混得人人面熟,封面上名字中的永字影響力大也就不難推想了。後來,八十年代出了很多有關永字八法的書,封面上大大永字印刷量是億萬計的。所以,按照大資料來研究民俗的形成還是較科學的,永字只是古代字帖和現代出書帖市場頻繁合力的結果,永也是書法消費終端最常見到的那個字罷了。

  • 6 # 書法功課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字八法,它的點畫是所有字的間架結構的組成部分,寫好“永”字,就能洗好所有的字。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首先,我們要相信“永字八法”藏有關於書法的不傳之秘。周汝昌先生認為“永字八法”的奧妙在於教會大家如何寫好楷書的基本筆畫以及筆畫和筆畫間的“勢”,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問題在於“永字八法”要教會我們什麼樣的筆畫、得到什麼樣的“勢”,卻沒有說明。

    “永字八法”正是一篇設了密的書法內傳秘笈,既然是秘笈,就不能只看表面,而應該深入其間,尋找破解之法。而就秘笈來說,古人在設密時即防止了外人的入內,但同時也會防止秘訣的失傳,所以它必定會給其期待的讀者暗示通幽曲徑的“路標”和門徑。

    “永字八法”有著不同層次的秘密,外秘,顧名思義其秘在外層,即對眼睛所見之物進行解讀,使之內含意義得以呈現。“永字八法”,就是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來闡述真書筆勢的方法,其內容包括:點為側、橫為勒、豎為努、挑為趯、左上為策、左下為掠、右上為啄、右下為磔。

    稍加留意會發現,“永字八法”有著兩套命名:一套是點、橫、直、鉤、仰(左上)、長撇(左下)、短撇(右上)、捺筆(右下);一套為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前一套名字應該是正名,只要是識漢字者都很清楚,後一套名字則應該是別名,似乎只有習書者才有所瞭解。正名的原初意為動詞意義,即“如何”,很有可能在“永字八法”產生之時,正名已經從原初意義走向了派生意,即“什麼”,並且派生意開始居於主導地位。這樣的情況在今天依然存在,即我們一講到橫,眼前出現的是一個橫的形態,而不再是橫的那個動作。一般認為“永字八法”是落在了別名之上,但事實上,要解“永字八法”,必須在正名和別名之間來回運作方可。對於目的在於漢字字義的傳遞的實用書寫,有個樣子,只要你“弄”出來就行了,但對於書法藝術而言則不行,其目的不僅僅在於傳遞文意,更重要的在於書寫本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平湖市:男子以高利理財為名騙同學近300萬元,炒股全賠光,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