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今年12歲,在過去的這11年中作為孩子的姥爺和姥姥只給孩子買過一件衣服。那是孩子三四歲的一天我們三口去岳母家,吃完飯後她們娘仨說去逛商場,我就開車拉她們去了。在商場逛了會我覺得沒意思就回車裡了,等了會她們娘仨就下來了,孩子穿著新衣服,我就問她怎麼有新衣服的,她說媽媽買的。等媳婦她娘倆過來,媳婦說孩子她姥姥給孩子買的新衣服。後來我就想肯定是媳婦付的錢然後說岳母給孩子買的,因為對媳婦的瞭解不可能讓岳母付錢的,不過也無所謂就當是岳母買給孩子的。再說她舅舅,孩子11歲,只在前年她舅舅和她舅媽第一次約我們三口去他們那吃飯時給孩子買過一件芭比娃娃。其餘的在這11年裡她姥爺姥娘沒再給孩子買過其它衣服更沒買過一件玩具。他舅舅除了芭比娃娃也是沒在給孩子買過一件衣服和第二件玩具。對於這個媳婦也是沒辦法,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這樣的姥爺姥娘和舅舅還有多少呢?

16
回覆列表
  • 1 # 泡泡育樂園

    這個問題背後的意思是什麼呢?恐怕不是單單沒有買衣服這麼簡單吧。

    先說說我自己吧!

    我是家裡面的老小,媽生我的時候已經40多歲了,我自己生孩子又完,所以孩子生下來的時候,我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姥爺)已經年紀很大了,他們那個年紀的人,已經不太知道現在社會上是如何養孩子,吃什麼更健康,穿什麼更漂亮了。再加上除了日常的吃食需要購物,他們基本上不去逛商場,那麼也就無從給我的孩子買什麼衣服穿買什麼玩具玩。

    即使這樣,我同樣能夠感受到父母對隔輩最小的外孫女的疼愛。每週末我都會抱著孩子到姥姥家,姥姥看見孩子之後會趕緊把穿上騰開一塊地方,然後滿臉笑容的用手扒開小被子逗著孩子。而此時姥爺總會趕緊走到另一個房間,以免自己咳嗽或是說話嚇到孩子。而此時姥姥則會“生氣”的指著姥爺背影,小聲的對孩子說:“這個姥爺太笨了,都不知道逗我們孩子玩一會兒。”

    父母因為年紀大了,已經沒有經歷幫我照看孩子,更不知道孩子現在的需求是什麼,所以他們從來也沒有給孩子買過什麼衣服玩具,只是在我孕期的時候,媽媽親手給孩子做了小布鞋,至今我還保留著。但是我能從他們看到孩子的笑容,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中體會到,他們對孩子是非常的關愛的。

    再說說題主的問題

    題主其實寫了很多,孩子的姥姥姥爺以及舅舅機會沒有給孩子買過衣服玩具,還用具體的事例做出了說明。其實我想說,孩子是自己的,只有自己真正的疼自己的孩子,別人無論是多麼親近的關係,疼孩子固然好,而不疼孩子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況且每個家庭的條件都不同,每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喜不喜歡疼不疼孩子,有時候並不是從買一件衣服,吃一頓飯來表達,是真心的感情可以體會得到的。

    凡是隻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想太多很費腦子的!

  • 2 # 孤帆遠影在路上

    這個問題每個家庭環境不一樣,父母對女兒的孩子的態度也不一樣。如果是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兒結婚以後,孃家不從你要錢就不錯了。父母心裡只有兒子和孫子。至於女兒和外孫子都是外姓人,與孃家沒有關係。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的家庭,父母對待外孫都不親。

    我比較幸運,我是六一年的,八十年代結婚,婆家條件比較困難。我孃家條件非常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給我很大的幫助。特別是有了我女兒以後,我父母更是關心備至。那個年代住房緊張,我住在婆家的平房,父親怕我們冬天冷,把他們單位發給職工的煤,給我拉來用。黑龍江的冬天特別冷,我父母怕住平房凍著我女兒,每年一到十一以後,就把女兒接到他們的樓房住。我們三口人經常寄宿在孃家。我女兒從小是在姥姥姥爺的呵護下,長大的。以後女兒上了幼兒園,我父親每次上街路過我單位,都給孩子買一大包食品。像酸奶啊,蝦條啊,旺旺雪餅和小饅頭,還有水果等等。有時,我出去辦事,回到單位,同事就把大包的東西拎過來,我知道,又是老爸來了。我們同事這個羨慕啊!

    我們好多女同事的父母,都對外孫挺好的。雖然沒有我父母幫助的多,因為我父母退休以後就做買賣。但是他們都經常給外孫買吃穿用的,真沒有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可能這種重男輕女的事情,在農村會多一些吧。

    其實,每個家庭經濟條件不一樣,父母的觀念也各有差別。也許孃家經濟條件不允許吧。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別挑理了。有人幫,當然好。但是,過日子,養孩子,還是要靠自己。

  • 3 # 手機使用者52728232097

    我覺得很正常,孩子是自己生的,一切都應該由自己夫妻兩個人來負責,如果他們看得起你孩子,買點東西或衣服之類就接受,如果沒有,那也不要去計較,給你是情份,不給是本份

  • 4 # 千與千尋73082902

    你個女婿挑啥挑,你主動出心給你岳父母還有大舅哥家買過啥?就算你媳婦抱怨也沒你抱怨的份,我家跟這情況差不多,我媽從來不主動給我兒子買衣服,哪怕夏天的小背心,十塊錢一件的她都不買,用她的話說就是她買了我也相不中,反而對我哥家的倆孩子就不一樣了,哪怕她買了,我嫂子一次都不讓孩子穿她也照樣買,我也眼紅,我就在我媽讓我陪她逛街的時候讓她買,我倆都相中了她也不在乎錢捨得給買,不給買就眼紅嫉妒,買了又覺得不該讓老人破費,我就是這麼矛盾,然後我又會在別的地方把這錢加倍還回去,還有我哥家倆孩子,有時候我看到適合他們的衣服我會給他們買,有時候攛掇我媽買,我媽要是不買我還嫌他小氣,連她孫子衣服都捨不得買,至於我哥嫂他們不給我孩子買東西,我也生氣,氣急眼就跟我哥叨叨幾句,有時候他就想著給買了,不過這都是我跟我媽跟我哥的事,輪不到我老公挑理,當然誰也不是差那點東西缺那點錢,都是一家人,在乎的是親人之間的那份心意,有的人就比較熱情喜歡禮尚往來走動頻繁,有的人就願意自己混自己日子,不管那種性格,那種處事方式,但是遇到事情親人比所謂的朋友可靠,當然也有例外

  • 5 # 陶源深處

    就衝你把問題描述得這麼詳細,我說說我自己的感想。

    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常見,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對其他家庭成員,或對他們孩子的付出,得不到相同的回報,甚至沒有回報。

    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不妨反問一下自己,當初對他們好的時候,是覺得他們是自己的親人,覺得孩子可愛,打心裡喜歡,想給家人或孩子花點錢,看他們高興。還是想,我給小孩買幾件衣服,他會記得我的好,將來長大了他會報答我。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第一種想法,那既然如此,有什麼可抱怨呢?在付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看著孩子們高興,自己覺得這個長輩當得也有成就感。

    而且,出現這種情況很大可能,是你比他們過得都要好,這就是你的福報啊。

    至於對父母就更沒必要苛責了,中國的父母,尤其是父親,有多少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總之,凡事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無愧於心,至於別人,我們改變不了。當然,如果對方太過分的話,我們適可而止也就行了。

  • 6 # 木馬兒346

    正常啊!我媽就沒給我們家娃買過任何東西。我覺得沒什麼啊!

    再說了,老人那眼光買的,我還不喜歡呢!哈哈哈哈!

    自己買就好了,不要讓爸媽買,沒什麼的。

    舅舅就更不指望了!

    而且,你有沒有給你家哥哥的娃買過什麼?

  • 7 # 玉米178304546

    沒怎麼給孩子買衣服和玩具,那就說,還是買過了的,只是不經常買,作為孩子爸爸媽媽,你以孩子為中心,姥姥也好,舅舅也好,他們不會每時每刻記著孩子,但是在他心裡,一定會祝孩子們健健康康,不要記著這種得失,只教孩子們學會尊重。

  • 8 # 玩具哥

    (⊙o⊙)哦,這個應該怎麼說,我也沒給外甥,侄子買過太多東西,也就買過一些玩具,之後也不經常見面,過年過節什麼的給孩子一些壓歲錢。喜歡啥讓他爸媽買唄。不過錢基本上也就不再孩子手裡了,哈哈。我們都是過來人,孩子本身小就沒有太多錢的概念,有一些也被父母騙走了。

    以目前現在家庭觀念,一家一個的話,感覺慢慢的親情就遠了,未來再有下一代,走動的機會就更少了。不想父輩們都是一家4-5個,經常來往。到我們下一代,基本就散了,親情就沒那麼厚了。畢竟有些人的心態就不會想的那麼多,對於人情世故看的也淡,我不給你孩子買,未來你也不用給我孩子買,其實就這麼簡單而已。

  • 9 # 光明的前途6

    因為外孫子是姥姥家的狗,吃飽喝足就走了,只有爺爺奶奶疼孫輩才是最真心的,因為孫子是我們當爺奶的心頭肉,如我們去世了,孫子們給我們披孝,頭別紅絨球,以示孫輩,我們辛勞一生不就是盼有孝子賢孫。

  • 10 # 週一a

    我家孩子爺爺奶奶也沒買過衣服玩具呢,該怎麼看?也許心裡有點不舒服,但他們也沒欠我的。就自己買唄,什麼好看買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語樂壇挑出十首最經典的歌曲會是哪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