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鎮之
-
2 # 李行子
大眾心目中書法的純正繼承經典,其根本性就是字的形象,一是書法筆法象,二是漢字結體規律象,三是書法運用大自然法則不能變,這三個不變的法則,在臨寫碑帖時必須要象的,並能夠靈活多變的運用到書寫漢字的實踐活動中,臨寫二王象二王,臨寫歐柳顏趙要象歐柳顏趙的書法體,總知臨寫那家那派要象那家那派的書體,不一定完全一模一樣的象,因為古人的經典名碑名帖,讓古人自己再寫一次,都寫不了一模一樣完全相同的書法作品,後人怎麼能呢?特別是書法的神韻美,還有不在書法法的範圍的書寫的小動作小筆畫,很難以臨。因此,大眾心目中的書法的繼承經典,是形必須象,神韻可以不象。書法書法,沒有書法的法,何來的書法!
-
3 # 神韻軒書法
沙孟海先生行書作品猶如少林"七星拳″,手法凌厲,身法、腿法、多變神奇,式式連貫。有拳打臥牛之地特點。
他的書法作品筋骨凝練,墨色濃重,中鋒為主,率真質樸,厚重雄強。是屬於繼承了純正傳統經典壯美一類風格。(如圖一、二、三、四)
白蕉先生行書作品,(如圖五至九)。《楊慎詩》。跌巖遒麗,華美自然,俊逸高雅,茂密瘦長,風神蕭散。是屬於繼承了純正傳統經典柔美一類的風格。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4 # 威獅國際
作為東亞和中亞文化的獨特現象,“書法”在從古至今的中國藝術史當中拓展出了豐富的空間,書法被中國美學家們公認為“中國藝術的靈魂”,甚至有許多學者從非歷史的角度出發,認定中國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作為“線的藝術”。
在當代成功的中國藝術家們,並沒有在傳統語境當中使用書法藝術,而是將之轉化成了一種當代“書法性”。徐冰就是這種創造者當中的佼佼者。從1987年到1991年曆時四年完成的驚世之作《析世鑑·世紀未卷》,後被俗稱為《天書》(Book from the Sky)的作品,這個作品就是運用了宋體字的“變形的形式”而創造的藝術品,這是他最早用“語言”進行創作的嘗試。
徐冰,1955年生於重慶,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著名版畫家、當代藝術家。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邀請,赴美18年,現為獨立藝術家,同時擔任華時代全球短片節藝術顧問。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獎(MAC ARTHUR AWARD)。代表作品有《天書》、《蜻蜓之眼》、“菸草計劃”、《地書》等。漢字具有形、音、意三美,但形美卻往往被忽略。徐冰的《天書》將漢字拆分、重新整合,形成的新字雖然不具意義但恰恰強調了文字的結構美。以書法為例,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漢字的音、意二美與其並沒有直接聯絡,而是與形美的關係最為密切。但很多人卻把書寫文本當做書法美的本質,無形做基礎,而直接介入自己的情感,美其名曰“以書達意”。“偽文字”《天書》“偽文字”《天書》
但書法其實是在漢字形美的基礎上升華的藝術,蔡邕在《筆論》中指出,書法要先入形,且要“縱橫有可象”,這樣的字才能稱之為書法。當有了形的基礎,有了對漢字基本結構的認識,才能慢慢投入自己的情感,將自身的感受、體悟溶於筆中,真正做到書為心畫。 -
5 # 高姓視界
即然後是書法,那就是毛筆字己提升到藝術創作的精神層面中去了!
現代流行的說法是“雅俗共賞"!,其實這正是江湖體、老幹體等滋生出現,大行其道的刺激作用。已陷入在永遠的入偏門的方向上。當然,總會有人在叫好一片。
如果千年書法是這樣的面目,實在是書法的幼稚與膚淺,也是書法者淪落入的可悲境界。
自古以來,書法的黑白得當永遠是嚴謹有序的,枯潤曲折的筆線背後,感受的是人生情懷的傾述。跳躍倚巧的點畫呼應,追求的是一顆顆永在掙脫平庸的慾望!
隨著時光流趟,積累下越來越厚道的書論鋪墊,每代的書法者們都似乎有意或無意地在開門尋路,同時也增添進或製造出種種迷路的障礙,使得書法能成藝術,而且越來越出現更多峰巒巔頂,直至高高在上難不可攀的神殿。
學習書法,悟性而不迷信,感性加上勤苦,大小成就自己掌握,其中也含有一點點天賦。畢竟是毛筆書寫,時刻用“剛柔雙面"來回頭審視,也許那些樂趣就藏在其中。。。
回覆列表
書畫藝術的核心是力量美,傳統經典正道書法彰顯的即是力量美。為此,具有各種力量美的書法作品方為正能量和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