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杜奇峰家常菜
-
2 # 牛牛美食燴
辣椒在漫長的飲食中,從佐料的角色已經逐漸變成了餐品必備,可見人們對辣椒的喜愛程度。
辣椒也分為很多種,辣的程度也不一樣,比如有上色的辣椒,用這種辣椒專門熬製紅油,顏色鮮亮,使人胃口大增,尤其是火鍋料中最為常見。
我吃辣不行,但也能吃一些。喜歡吃辣的朋友就不把辣椒當回事兒了,我記得以前一塊學習時有個同學就喜歡吃辣,學校花園裡有種的辣椒,也是秋天這個時候,辣椒都長成了,這個同學就每天去那裡揪辣椒,回來用清水洗一下就拿饅頭開吃,這也太不得了了,我們幾個同學看見都表示不是他的對手,真是東方不敗。
-
3 # 賽小廚
辣椒型別、品種繁多,種植廣泛,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無辣不歡的,不同型別、品種的辣椒辣度也不一樣,以下簡單說說我嘗過的一些辣椒。
一、五彩椒,顧名思義有五種顏色:綠、黃、白、紫、紅五色,果實鮮豔奪目,它集食用、藥用、觀賞於一體。用來做盆景不但好看而且容易管理,它喜溫熱,不耐寒,適合室內種植。五彩椒最好吃的做法是用來做成泡椒,酸酸辣辣中帶點甜味,還十分脆口。
三、海椒/秦椒,海椒面秘製成的辣椒油在川菜中運用極廣,無論是蒜泥白肉、口水雞、豆花等冷盤,還是麵食、火鍋、酸菜魚、各種炒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調料。
四、螺絲椒是一種雜交皺皮椒口感較辣、肉質鮮美,常用於平時炒肉吃。
五、尖椒/青椒,尾部尖尖的,辣度適中,青紅搭配著炒五花肉,好看又好吃,釀辣椒、虎皮椒等名菜相信大家都有吃過。
六、黃皮椒顏色比尖椒偏黃、個大,大家說他們誰啦呢?同樣的品種有時候買到是很辣的,有時候買的又不辣,可能根據季節、地區、生長時間長短不同,辣度也就不同。
七、圓角,有人叫它彩椒、甜椒或菜椒,常見有三種顏色青、紅、黃,想吃辣椒又不吃辣的人就吃它吧,真的一點都不辣。
根據我所知,辣椒體積越小的就越辣,你覺得是不是這樣?
請關注【玩吖小館】,一起聊美食,一起讓生活更有趣!
回覆列表
辣椒可以說是許多朋友的心愛之物,吃習慣了,可以說是無辣不歡,更有甚者,連湯水裡也加辣椒,可見喜歡程度之深。小廚曾見過一個食客,嫌棄我店的辣椒不夠辣,而自帶一瓶辣椒。自帶酒水常見,自帶辣椒倒是頭一回遇到。
出於好奇,在徵得客人同意後,小廚拿個小勺,盛了一點品嚐,剛送進口裡,不過一秒鐘時間,整個舌頭開始辣得發麻,從喉嚨到胃,像是火燒一樣發熱,額頭開始冒出豆大的汗,臉上火辣辣的。到了下午,辣味才慢慢消退。
由於被辣到腦袋短路,小廚竟然忘記問客人,這個是什麼品種,辣度會這麼高,這是小廚嘗過的,最辣的辣椒,難怪客人會嫌棄我店的辣椒不辣。人家吃辣已經到了頂級層次了,小廚是望塵莫及。
在小廚記憶中,本地產的朝天椒也是歷害的主,個頭不大,和孩子的小手指差不多,椒尖個個向上,名副其實。辣到什麼程度,小廚切朝天椒,手指不小心碰到辣椒圈,又是一個下午,手指的辣感才消退。受了教訓,以後凡是切辣椒,小廚都戴上一次性手套。
本地還有一種雞爪椒,淡綠色,個頭成年人大拇指粗細,這種辣椒極具欺騙性,表面上看是人畜無害的樣子,小廚品嚐後,和上述狀況差不多,而且還是醃製過的。如果是原味,估計比這辣得多,而帶來的後果是,小廚戒了很久的辣椒。直到參加工作,才慢慢恢復吃辣。
小廚學的是粵菜。詁計在各菜系中,用辣椒最少的就是粵菜,就算用,也是不辣的燈籠椒,僅起裝飾點綴作用。粵菜也用辣,只不過不是辣椒,而是姜和胡椒粉。而且做成菜品後,客人根本上吃不出加了什麼,只是覺得好味道。
中國地大物博,從而形成各地方的飲食習慣不同。習慣的形成,是與所在地區的氣候是分不開的。例如草原地區,過去是遊牧生活,逐草而居,就不可能種植蔬菜水果,而是以肉類,奶製品,面製品為主。
沿海地區,由於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海鮮容易得到,把海鮮當飯吃十分常見,做法也簡單,蒸或煮,蘸薑蓉或醬油,甚至是淨吃,追求的是原汁原味。小廚曾經跟著漁船出海,捕獲的海鮮放入鍋裡,加入海水燒開幾分鐘,就是飯了。本地人不覺得什麼,但是對小廚來說,這次是賺大了。
而在西部地區,由於山多,氣候溼潤,從而形成了家家戶戶吃辣椒的習慣,驅寒去溼效果十分明顯。小廚見過一桌客人,點菜時註明是變態辣,當時是蒐集了整個後廚的辣椒,包括極少使用的乾紅辣椒,還現場製作了辣椒油,方勉強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