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山有直樹
-
2 # MR蔣先生
雲計算的目標客戶是企業而不是個人,這個很好理解。
1、首先,因為個人沒有大量的資料儲存、互動、運算和海量軟體應用服務等方面的需要,沒有必要使用雲計算;其次,相對企業而言個人雲服務上的消費能力和範圍、頻次也弱得多。
2、來認識雲計算:
雲計算從提出來到今天已經經歷了10年的高速發展,全球雲計算市場空間廣闊、需求巨大,目前以亞馬遜AWS、谷歌、ORACLE、微軟、IBM、阿里云為代表的世界領先的雲計算廠商已經在彈性計算、儲存、網路應用、負載均衡、資料庫、雲安全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不錯的成績。
① 到底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給使用者提供“應用和資源”按需付費的模式,它可以提供計算能力、資料儲存、應用程式服務、雲主機、網路頻寬等等各種IT資源。
雲計算是一項技術,它將雲伺服器、傳統計算機和網路技術融合在一起,使用者只要簡單地透過 Internet 訪問伺服器、儲存空間、資料庫和各種應用程式就能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和服務。使用了多少就付費多少,跟我們在家裡使用煤氣、水電一樣方便。
為使用者節省了大量資金和時間----企業無需投入巨資在硬體資源上,也不用耗費大量時間來管理和維護這些硬體裝置。
② 雲計算的特點:
超大的規模:一般企業構建自有的私有云都需要擁有成百上千臺伺服器,像騰訊、阿里、京東很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電商平臺動不動都是幾百幾千臺伺服器。而云計算廠商的規模就更為巨大,他們很多都擁有幾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的伺服器,比如谷歌雲計算擁有100萬臺以上伺服器,亞馬遜、IBM微軟等都擁有幾十外臺的伺服器,而阿里雲和騰訊雲也在數萬以上的伺服器。只有這麼大級別的“雲”,才能賦予無比巨大的計算能力。
虛擬化:“雲”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一種虛擬化的技術服務,它不是固定的有形實體;而各種應用在“雲”端執行,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意終端透過網路來獲取想要的一切運算服務。
高可靠性:雲計算採用了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資料多副本、容錯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
通用性和可擴充套件性: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而是支援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應用。“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使用者規模增長的需要。
價格低廉、按需付費:使用者不需要購買伺服器和建立資料中心,節省硬體和管理成本,花幾百美元幾天時間就能夠完成以往需要數萬美元和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使用“雲”就跟家庭用自來水、媒體、電一樣計費,按需購買。
雲計算除了提供應用計算服務還提供儲存,也即是使用者購買的各種應用和服務包括整個過程中的資料全部儲存在雲計算服務商手裡,使用者的所有資料在雲計算廠商面前都是毫無秘密的、透明的。而廠商僅僅憑著商業信用做事。像政府和商業銀行之類的使用者選擇雲計算廠商要格外警惕。
④ 雲計算的型別:
主要有三個型別: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平臺即服務 (PaaS) 和軟體即服務 (SaaS)
⑤ 常用的雲產品和服務
一般雲計算廠商都提供:計算、儲存、資料庫、分析、應用和部署服務、,幫助使用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 IT 成本和擴充套件應用。
-
3 # 財富講堂
一:雲計算總體來說還不成熟,不適於向個人使用者推廣!
二:雲計算不比普通型計算機,它的佔地規模和使用的電量等等個人使用者承受不起!
三:雲計算都是TB開頭(計算機儲存單位1024KB等於1MB,1024MB等於1GB,1024GB等於1TB)。個人使用者用個幾十到幾百GB就頂天了,其他的都是浪費!
綜上所述,雲計算的目標客戶不可能是個人使用者,至少暫時不可能。如果以後雲計算成熟了,硬體方面也齊全了,或許可以推廣!
就像現在的智慧手機不就比以前的儲存空間要多嗎?
所以期待未來吧,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祖國萬歲!
-
4 # 笑央
個人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呀。那怕你是蝙蝠俠那樣的大拿,需要一個龐大的系統來支撐你行俠仗義的需求,也依然無法成為雲計算的主要目標客戶,它就是個2B的行業。
-
5 # 理才雲
做雲計算這塊服務已經挺多年,簡單聊聊自己的看法哈。
其實,個人使用者也可以成為某些雲服務的主要目標使用者,比如雲儲存,其實目前個人使用者這塊,市場挺大的。尤其是新浪,360免費網盤都關閉了之後。
另外如雲主機也有一定市場空間,可能更多針對特殊人群,比如IT專業人士,個人創業者。
影響目標客戶區分個人和企業,主要是因為3個原因:消費能力、消費頻次、消費內容。
個人使用者在採購雲服務時,往往很難有企業客戶的使用者規模和投入,而且個人需求趨於多樣化,而全部定製,顯然會把服務商累垮。這是一點。
其次,消費頻次問題,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雲服務,集中在辦公這塊,個人使用者需求的剛性,使用的頻率,顯然不比企業使用者。當頻次使用少,而費用偏高,廠商維護成本高,個人也會覺得使用成本高。
再次,消費內容,剛剛也有提到,個人需求很多是某個點,比如我要儲存資料,我要管理賬務,維護客戶關係,下單,管理商品等,而企業因為業務複雜性,需求的往往是某個點,比如OA,HRM,CRM,SCM等,所以,打包做企業使用者,更有利可圖一些。這是利益點驅動的選擇吧。
回覆列表
個人沒有龐大資料需要處理
鐵路總公司那些訂票系統執行好像是用的阿里雲,我們個人有啥資料需要存啊,沒啥要存的,也沒人願意掏錢。他們只能面向企業,順豐是選的騰訊雲吧,他那些資料在那裡要處理,必須得花錢買人家的服務啊,個人有啥東西要存呢?頂多放點到百度雲盤就可以了,老百姓有免費的,沒人花錢,沒到那種地步,說不賣就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了,這個是那個產品屬性決定的。(圖片來自網路)
產品屬性的關係吧就好像那個波音公司賣客機的,他都是企業客戶,航空公司買他的飛機,不是他不賣給個人,那大傢伙誰買的起呀!再說買來有啥用呢,不能像轎車那樣往院裡停著。雲也是類似的一個道理,他們是處理龐大資料的,不單單是簡單的儲存,應該是還包括技術開發後續服務,維護等,整個一個系統工程。個人誰整那玩應嘎哈呀,給身體每個細胞編號哇,看看今天哪個細胞死了,咋死的,目前沒必要,將來也許每人都有這麼一個逐個細胞跟蹤系統,那時候估計雲就每個人都得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