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校人才真經
-
2 # 笑是一種味道
對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能。因為不愛科研的人他會心理排斥這份工作,沒有心思去做深入研究,說不定在工作當中眼睛看的是科研專案心裡想的卻是鬥地主打麻將。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要想讓孩子學好一門技藝首先要發現和培養他的興趣。如果沒有興趣愛好他是不會動腦筋學習研究的,強按牛頭喝水行不通。
討厭化學課學生都知道,見了化學符號公式都煩,更別說讓他研究弄懂內容。你怎麼能指望他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化學家?
科研即是工作又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對大多數人來說沒有興趣愛好是幹不好的。個案例外。
-
3 # 金童希瑞
不能把科研作為謀生的差事,只有熱愛科研,才能去搞研究。因為科研需要質疑、批判,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見解;否則就會人云亦云,做跟班式的研究——灌水。這樣就會誤人誤己,阻礙科學的發展。
例如在地質學領域,自從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地質學家便展開了討論:到底地質變化是“災變”還是“漸變”!?上世紀60年代,“板塊運動”作為“漸變論”的重要理論走上了地質學界的“舞臺”。但是張海亭先生出於對地質學的熱愛,透過對“鐵鎂質橄欖岩和菱鎂礦的”細緻觀察,認為“鐵鎂質橄欖岩和菱鎂礦”是屬於隕落成因;並且在上世紀末召開的“北京全球地質大會上”指出了“板塊假說”的片面性和侷限性,得到了大會一致透過。
-
4 # 不吃腸的大腸
其實如果只是把搞科研作為一份工作的話,幹好幹不好無所謂。那不熱愛科研也是可以搞科研的,只要能力足夠,就可以了。但是呢,會非常痛苦,而且作為職業來說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
所以如果不是熱愛科研,最好還是不要讓自己走這條路了。
搞科研,需要你能夠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某種意義上來說,搞科研或者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研究某個領域;或者是在某個別人還沒有涉足的研究領域進行研究。說白了,就是你在一條大河裡摸珍珠,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能摸上來幾顆,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摸得著。
有可能你努力了十天半個月,發現得出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
可能你的思路錯誤,中途需要全部推翻重來。
可能為了投稿,你要一遍一遍的修改文章。
……
如果不是真的喜歡這一行,靠什麼堅持下來?另外呢,搞科研,得耐得住寂寞才行。需要你真的投入進去,去閱讀大量的文獻,去設計研究方法,去做實驗,程式設計序,寫論文……這個過程可能要和數字、公式、程式打交道,對於不喜歡這行的人來說,簡直是太枯燥乏味了!
再有,搞科研一方面要對已有的知識體系非常紮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創新。如果你本身就不喜歡這行,基本功可能就無法打紮實,又怎麼會沉下心來去思考呢?又能思考出來什麼新東西呢。。。。。??
最後,搞科研可能賺不了大錢……一不留神還可能脫髮睡眠不足精神焦慮,只能全憑對它的熱愛給自己加油鼓勁堅持下去~以上。
回覆列表
如果不喜歡建議不要入坑。科研工作不同於農民種地,也不同於工廠流水線,它是需要個人付出創造性勞動。什麼叫創造性勞動,就是要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或者要在別人做過的基礎上做得更好,這就要求你必須開動腦筋,而且要主動地開動腦筋。
題主說不喜歡科研,不知道是怎麼個不喜歡,我讀研的時候也遇到一些不喜歡科研的研究生,他們不喜歡在實驗室待著,做科研一遇到問題就撂挑子,文獻看不進去,就算捏著鼻子看完也完全沒有收穫,寫東西只喜歡複製貼上。這樣的人能做科研嗎?恐怕只會給自己平添困擾。
個人認為,要想以科研為職業,起碼應該具備以下一些性格特點:
一是要坐得住。做科研動不動就是十來個小時,還常常需要獨處。其實更適合內向一點的人,至少不能太外向。
二是要有好奇心。科研發現都是源於細節,如果缺少好奇心,不能發現新的變化,不能對出現的問題刨根問底,也許重大發現就在你眼皮底下溜走了。
三就是要能從中獲取成就感,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愛,如果無法從工作中獲取樂趣和成就感,每一天就如同苦役,怎麼可能堅持一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