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鼎火648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武則天本身爭議很大,褒貶不一,而王夫之又是明朝人,當時明朝民風政治環境對王夫之肯定有影響,所以這個問題我們現代人真不知怎麼說,總感覺有點隔山打牛。所以個人認為這種題真沒法回答,一家之言,不代表大家,高手肯定有。

  • 2 # 被動專家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出身於儒學世家,24歲中舉,組織過匡社,參加過武裝抗清鬥爭,失敗後,隱居於衡陽石船山,潛心著述,自稱船山遺老,被人稱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張子正蒙注》,《周易外傳》,《讀四書大全說》,巜讀通鑑論》,有《船山遺書》傳世。王夫之及其思想在當時並不為人所知,200年後才被人發現,並受到高度評價,其成就主要集中於政治哲學方面。他以天下為公君為私,並極力推崇公權價值。他說:一姓之興亡,私也,而民之生死,公也,《讀通鑑論》卷十七,認為一家一姓之興亡是君主及其家族私事,而民之生死則是與天下相關的公事。所以,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盜逆之所可屍,而抑非一姓之私也《讀通鑑論》卷末,認為應當以公天下為原則,而不應把天下視為一家之私產。依此觀點出發,他對以天下私一人的君主制度進行了批判。在君民關糸上,他認為君以民為基,無民而君不立《周易外傳》卷二,民是君存在的根基,如果君只顧一己之私利,侵害天下人民,那人民可對之可禪可繼可革《黃書.原極》,甚至可以推翻他!他認為君主政治的弊病有:首先,君主為了其物質貪慾而橫徵暴斂,貪官汙吏也乘機魚肉百姓,中飽私囊,天子無大公大德以立於人上,《讀通鑑論五》,造成人民的痛苦!而王夫之評價武后:鬼神所不容,臣民之共怨!他還是以儒家正統史觀來看待武則天的所作所為,排擠陷害廢后王氏蕭淑妃,更命人將她二人殺害,貶謫長孫無忌褚遂良於邊疆,又鴆酒毒死他們,二廢太子三殺宗室藩王,又令軍民開鑿雲岡龍門石窟與樂山大佛,在東都洛陽建設兩所明堂,內設儒釋道三教聖人塑像,又代表唐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禪,以彰顯她的赫赫威儀!王夫之認為武則天曾經作為太宗嬪妃,又再醮新君,又曾在感業寺與高宗苟合,簡直為褻瀆天地神明的無恥淫婢!武則天簡直集奢侈淫亂狡詐狠毒於一身,為蛇虺蠍母之儔!

  • 3 # 陳籬晚

    我認為原因有二:

    一、從王夫之的一生經歷來看:王夫人生於明朝萬曆年間,卒於康熙三十一年。他早年積極參加抗清活動,後來曾流亡在外,一生沒有剃髮,一直以明朝遺臣自居,拒不接見清朝官員,曾寫了一副對聯,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這樣清高忠誠的儒生他看不起武則天的經歷。

    二,從王夫之的思想主張上來看:首先,他反對禁慾主義,反對專制,因此他應該反對武則天的“酷吏”制度,武則天時代殺人無數,使的皇權進一步集中,這是王夫之所反對的。

    其次,王夫之提出心物(知行)之辯,反對唯心主義。但科舉的發展以框架的形式禁錮考生的思想,這一點也是從武則天時期完善的。會不會“恨烏及屋”?

    最後,王夫之提出了“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論。他認為人性就是人生的道理、規律,是一天天逐漸生成的。一切事物都在變化過程中,人性也不是一直不變的。這種辨證的方法應該更能全面理解武則天才是。

    但是他同時強調人在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選擇取捨之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人格是完善的,是區別於禽獸的“善”。而武則天一生則稱不上“善”。

    當然這只是我認為的理由,而武則天也是複雜而偉大的一個人,不是一個人一兩句話可評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藍莓適合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大面積栽種?藍莓有幾個品種?哪個品種口感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