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捲殘雲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後世稱為聖人。孔子一生都在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四處奔波,飽受打擊和挫折,經常處於飢寒交迫的狀態之中,但孔子卻活了73歲,在春秋時期屬於高壽的人了,從孔子一生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於養生有著自己的認識,他能在過去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成為一代偉人,與其堅持一些好的養生方法是分不開的。

    其一,大德必壽。孔子提出:“仁者不憂”,“仁者壽”,“大德必壽”的 名言。他認為,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養,自我人格 的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氣難侵,有 益於健康長壽。小人則相反,由於其心術不正,損人利 己,纖巧勢利,耗心傷神,必然有損於身心健康,與長 壽無緣。故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其二,強身健體。孔子認為養生要將靜與動結合起來,除了對心理的調節,透過運動來增強體魄對也是必不可少的養生方式。在春秋時代,騎射是人們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孔子對這兩項技能尤為精通,曾經有過戰場射殺敵人的良好戰績,平時孔子還喜歡釣魚、登山和游泳等活動,即使在周遊列國時也堅持鍛鍊,常年堅持體育運動也是促進孔子健康的重要因素。

    其三,飲食有度。在春秋時期,儘管人們的科學技術並不發達,但孔子卻認識到科學的飲食對健康有益,他提出食不厭精的說法,並不是說要吃好的東西,而是要講究營養和衛生,他還提出發臭的肉不吃、不合季節的食物不吃、顏色不好的食物不吃等要求,很符合現代飲食衛生的要求,這一點對於當代人們的養生也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綜上所述,由於孔子一生自強不息,以德養壽,健身活體,飲食有道,生活規律,所以他一生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發奮圖強,精進不止。孔子的人格高邁,目標遠大,從不追逐物慾,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為名利所誘惑,不為困難所折服。他不斷充實自己,追求自我完善,深得極樂之道,博大包容,安定泰和,浩氣獨立,無所畏懼,故而身強志堅,一往無前,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以“至聖先師”的形象屹立於世人的心目之中,成為人們“仰之彌高,鑽之彌深”的光輝楷模與典範。

  • 2 # 至簡山人

    孔子說:道不可須彌離也,可離非道也。孔子是悟道之人,明道之人。他受教於老子,老子教會他什麼是道,如何行道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病整個班都在咳,三分之一請假,課還上不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