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者舞者學

    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怎樣才能把過於依賴間接融資、過於依賴抵押的“獨木橋”,變為多渠道籌措資金、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的“立交橋”?

    救急≠救濟,堅持以市場化辦法解難題

    央行去年10月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從改善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入手化解難題。支援工具啟動之初,就明確了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重點支援經營較好、有前景,只是遇到短期困難的企業。

    該救誰?怎樣救?華西證券相關負責人說,紓困資金不是政府直接“赤膊上陣”給所有人發救濟金,而是堅持市場化原則,被救助的企業是要付出成本、承擔義務的。

    深圳市中小企業信用融資擔保集團透過獨立評審選擇支援企業,該集團董事長鬍澤恩說,支援的是專注主業、已盡力自救、面臨短期困難的企業。

    如何把紓困資金用在刀刃上?價格機制很關鍵。以“固定收益+後端分成”模式為例,深圳市屬國企高新投集團董事長劉蘇華表示,透過設定委託貸款年化利率,可以避免因收費過低而形成價格窪地,引導資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對走出困境後的民企,資本市場會給予合理估值,後端分成可以讓機構獲得與所冒風險對應的風險補償收益。

    徹底打通融資堵點,還需建立長效機制

    隨著相關政策持續落地,如何讓緩了一口氣的民營企業變得生龍活虎,需要以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徹底打通融資堵點。

    一是完善“敢貸、願貸、能貸”長效機制,讓部分金融機構不再觀望。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要進一步改進內部業績考核制度:對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做得好的,應更多獎勵;出現風險,在信貸管理人員盡職履責的情況下應免責。

    二是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可持續性,必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當下,利率改革的重點是要實現市場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兩軌合一軌”。“改革推進的過程將是積極穩妥的,我們不急於求成,但也不會停滯不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說。

    三是破解資訊不對稱,亟待完善信用資訊平臺等基礎性制度。金融機構苦於不能充分掌握民營、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制約了金融服務的可及性。國家正抓緊建設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在確保資訊保安前提下,推動資料共享,儘可能消除資訊不對稱帶來的融資障礙。

    風雨後見彩虹,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金融體系

    “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實體企業對金融機構的這類抱怨不少。這客觀上也折射出中國金融業很多方面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諸多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

    為此,應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最佳化為重點,最佳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如果說在昔日投資高增長、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銀行習慣於抵押貸款是適應了“重資產”模式,那麼在依靠科技進步、服務業大發展的今天,必須探索出適應“輕資產”模式的金融產品服務體系。

    科技創新型企業方興未艾,依託風險投資、發展股權融資是將來這類企業融資主渠道。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僅能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創造融資路徑,更能充分發揮發現價格和促進投資併購的作用。即將起航的科創板將承擔重任。

    小微企業遍地開花,更接地氣的中小銀行理應為本地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的金融服務。近期央行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透出鮮明的政策導向。

    此外,破解融資難題,要求金融機構的服務及時跟上時代和企業需求的變化的同時,也警醒企業,高槓杆、快速擴張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要合理安排融資結構、走內涵式發展之路。

  • 2 # 炒客看金融

    民企融資問題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如何解決民企融資獨木橋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探索的大問題。

    說到民企融資難的問題,就得說說歷史問題,上世紀7,8十年代,一家民企需要融資,其融資渠道也就是銀行等傳統的融資渠道,由於那個時候私人手裡也沒有多少資金,基本是銀行這根獨木橋。

    截止到今天,雖然已經擴大了很多的融資渠道,但是由於融資依舊需要非常高的關係跟渠道等門檻,民企融資依舊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民企融資難的問題呢?讓民企融資獨木橋變成立交橋。

    再有就是注意融資的層次的問題,由傳統的借貸融資等向著更深層次的金融股權,新三板,等上市融資渠道去為企業構建一個立交橋式的融資渠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如何選擇最適合自身品牌的營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