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樹老師書法工作室

    這個話題早成巨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傾向於五指執筆,五指各有所以用,寫起來也有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到我主頁看看我的影片,現在很多人用硬筆執筆法寫毛筆字,也有寫得好的,沒有最好只有更習慣更合適。感覺楷書還是五指法更嚴謹,行草三指執筆更靈活一些。

  • 2 # OUYUE柳楷練吧

    到底該怎樣執筆?

    執筆無定法,當使虛與寬。執筆法中真要說虛與寬,當然單鉤法。當初階練控筆功夫時,勢必緊控,到一定階段追求氣息或者行草,死抓筆是大忌。執筆如使筷,可以體會一下。

    筆死了,字當然虛有活相。

  • 3 # 林泉墨客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說過“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姿勢不正確,不僅影響練字,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握筆,包括毛筆字的握筆和硬筆字的握筆。

    毛筆字的握筆

    古人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毛筆字的執筆,其實是沒有一個特定的,統一的方法的。像單鉤法、雙鉤法、五指法等等,對於古人來說都是正常的方法。但是,不管那種方法,都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就是“指實掌虛”。其中,雙鉤法是我們今天普遍使用的方法,也是國家教育部門推廣的執筆法。

    雙鉤法執筆,五指的動作分別是拇指擫,食指押,中指鉤,無名指格,小指抵。並且書寫時要注意:手指執筆要實,掌中要虛,手腕要活,筆要靈活擺動。

    硬筆字的握筆

    硬筆包括鋼筆、鉛筆、圓珠筆、簽字筆等,硬筆字在今天我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使用最為廣泛。

    寫硬筆字的握筆方法可以用一個小口訣來概括一下:

    小腕骨,叮桌面,筆尖指向十一點。拇指弓,食指彎,中間一個小圓圈。拇指食指不打架,中指把頭墊底下。兄弟齊心去打虎,棍棒打在虎嘴巴。

    需要注意的是,硬筆握筆要鬆緊適度。太鬆會使不上勁,太緊則運轉不靈活。

  • 4 # 周毛新書法藝術

    首先要搞懂“握筆”的目的是什麼?其實握筆的目的也就是便於我們對毛筆的掌控和運筆的發揮,有利於筆鋒的提按、使轉靈活,達到書寫靈動、方便的目的。

    古人怎麼執筆?南京博物 院重點項 目——“中國曆代執筆研究”整理出的華人執筆已經作出正確解答:執筆方法多種多樣,二指、三指、四指都有,唯獨沒有“五指執筆法”。

    這就牽扯出中國書法史上並列的2條線,或者說是2大“範疇”。一個是“藝術”範疇;一個是“練字”範疇。

    所謂“藝術”這條線,就是包括從先秦甲骨文起,經歷各個朝代直到清代、民國止,這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大量的名碑法帖,諸如秦漢碑刻、竹木簡牘、經文殘紙、摩崖墓誌……;各個時代的代表書家及其優秀作品,諸如蔡邕、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米芾、董其昌、王鐸……。碑帖有《散氏盤》、《石鼓文》、《張遷碑》、《蘭亭序》、《祭侄稿》、《黃州寒食帖》……等等,就是藝術這條線的內容。

    所謂《練字》範疇,就是古代蒙童學習寫字的這條線。最早的小孩寫字教學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篆籀篇》就是教小孩練字的《識字課本》。到漢代,著名的《急就章》實際也是《識字課本》,到魏晉南北朝的《千字文》、唐宋元的《顏、柳、歐、趙》楷書,直到明清《館閣體》等等,都屬於以實用為目的“寫字”教學,其最大特點就是隻求“共性”,嚴禁“個性”,統一規範。

    從上面2個範疇的握筆來看,“藝術”這條線的“握筆”實際是沒有什麼規定的,也正如蘇東坡所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這也是南京博物院考證出的“唯獨沒有‘五指執筆法’”的原因。

    那麼,“五指執筆法”又是什麼玩意兒呢?這是唐代陸希聲為兒童練字制定的握筆法則,乃至流傳至今。應當說這種執筆法只適合寫“蠅頭小楷”,就像我們今天的小學生寫作業字的大小一樣,所不同的是把毛筆換成了鋼筆而已。

    那麼,這下就清楚了。你是準備學“書法”?還是準備練“小楷”?如是練小楷,那麼五指執筆法是可以的。如果想學書法,且字比較大,想進入展廳的,那就不能用“五指執筆法”了。其缺點如圖。

    實際上執筆就如同人們“執筷”一個道理。仔細觀察,實 際每個人的拿筷動作都不一樣。只要各人用起方便靈活,怎麼執都可以。也就是 說,書法的執筆同拿筷子的原理是一樣的,筷子能如人意,能很順當地夾起食物 放入口中即算拿對了;毛筆能如人意,能在紙上靈活運筆,隨意寫畫,也就執對 了。

  • 5 # 五美軒十三紅

    毛筆執筆無定法,但硬筆執筆只有一種方法,脫離上圖的硬筆執筆法都應是錯誤的,不但不好寫字,而且看起來彆扭。而實際學習、生活或工作中,大部分人執硬筆的方法都多少存在問題,並已然形成習慣,即使去練字,一時也很難改掉已有的習慣,以下是錯誤的執筆手勢,可以對照自己的執筆手勢以檢查是否有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篇讀後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