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敏育兒
-
2 # 讓孩子成為天使
麗麗17621說得很好,一定得告訴孩子,讓他知道爸爸出門的原因,孩子肯定會哭,但哭過後孩子就沒事了,偷偷出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遺棄了,會造成很大的心靈傷害,讓他在內心沒有安全感,甚至伴隨一生形成心理障礙!
另外補充一下,現在影片非常簡單,爸爸一定得經常和孩子影片,讓孩子天天看到爸爸,爸爸是孩子力量的源泉,信心的後盾。
為什麼現在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內向,自卑,就是因為缺少父愛的支撐,不活潑,不自信!非常重要,影響孩子一生!!!
-
3 # 米媽談教育
您應該讓兒子一起去送,不過在出門之前,提前一兩天給孩子說清楚這件事,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告訴孩子:爸爸為什麼要出去打工,大概會去多長時間,雖然爸爸出去了,但是會和媽媽和你保持聯絡,會經常發微信,發影片過來。如果你在家表現的好,爸爸還會給你獎勵,等等類似這樣的話。走的那一天高高興興的帶著兒子去送爸爸。
我還記得小時候的一件事,大概也就是四五歲,有個週末我醒來以後發現媽媽不在家(爸爸加班),只有爺爺一個人。我問爺爺媽媽去哪兒了,他說媽媽跟同事去聚餐了。我哇的一聲就哭了。心裡非常難過,想著媽媽不要我了嗎?還是我做錯了什麼,不願意帶我去?這件事的影響直到我成年都一直在記憶裡。我小時候跟母親關係是比較淡的,甚至很少感覺到母愛,反而是父愛感覺更多,因為父親經常會跟我一起玩。舉這個例子是想說,其實我們大人覺得沒什麼關係,偶爾騙騙孩子好像沒關係,其實關係很大。孩子別看小,其實很多事情都懂的,與其費勁心思“瞞著”或是根本不解釋,還不如實話實說,其實把事情講清楚,孩子是能夠理解的。如果當時我媽媽跟我說清楚,她要去跟幾個同事聚餐,因為地方比較遠,帶著我會不太方便,但是回來的時候會給我帶個小禮物或者是好吃的,我想我一樣會很樂意。我現在對孩子,只要是能夠讓他知道的事,我都會實話實話,把道理說清楚,孩子是完全能夠理解的。這樣還能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
-
4 #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不應該瞞著
1. 爸爸出去打工雖然分開,但是是好事啊
不打工哪裡有錢花
打工也是為了給你兒子買吃的用的穿的
孩子也會高興
孩子知道這個會覺得爸爸愛他才會為了給他吃的玩的去賺錢
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愛
2. 孩子4歲也需要平等對待
這出去打工也不是什麼傷害事件
當然要告訴孩子
讓孩子知道家裡爸爸去哪裡了
幹什麼了
孩子越尊重他們把他們當小大人一樣去溝通他們越自信越有主見
-
5 # 家有兒女的寶媽日常
我的建議是提前告訴孩子,並且告訴他爸爸是為了什麼遠行四歲得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很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管什麼事情,該讓孩子知道的還是要告訴他,並且教會他如何面對,隱瞞並不是什麼好辦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結合我的淺顯經驗,來簡單說明理由吧!
爸爸是男孩子的大山,人生領路人,男孩子一般都特別崇拜爸爸喜歡爸爸帶他玩,那麼爸爸在家時肯定孩子習慣了爸爸的陪伴,如今爸爸將要跟孩子分開比較長的時候,孩子擁有知情權,並且做好他的心理建設,這樣他才能坦然接受這種分離,告訴孩子爸爸為了什麼遠行,並告訴孩子爸爸可以換一種方式來陪伴,比如影片啊,電話啊等等,不要讓孩子缺失父愛,更不要讓孩子習慣沒有爸爸陪伴的日子。我覺得這是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幫助的一種成長方式。
讓孩子能接受分別,也期待重逢,就這樣,祝福你們。
回覆列表
任何時候都不要瞞著,很多時候造成孩子心理問題往往都是,父母突然離開,不辭而別,對孩子心理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在離開前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就要和孩子談談。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出於什麼原因,必須離開家去工作,告訴孩子放假或過節會回來看看孩子,也定期和孩子影片或電話。讓孩子知道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對他的愛也無時無刻不在。
相信作為父母都不希望離開自己的孩子,但現今社會出於社會壓力,生活壓力等,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
希望父母們即使不能每天陪在身邊,也還是要多花點時間陪陪。
孩子是懂得父母的艱辛,也明白父母離開有不得已的理由,所以不要瞞著孩子,把孩子當朋友,讓他們明白我們即將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