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iegfried

    都江堰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距離成都市50公里,是川西山地與成都平原的結合部。岷江出岷山山脈,從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岷江出山口的玉壘山坡度極陡,導致都江堰雖然與成都只有50公里的距離,但高度差卻達到了273米。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當雨季來臨之時,山洪暴發,奔騰的岷江之水向成都平原傾瀉而下,整個成都平原便是一片澤國。

    戰國末期秦國的秦昭王在位期間征服了蜀國,在此地設立蜀郡,並委任李冰擔任蜀郡太守。李冰到任後便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先選中了玉壘山下的岷江一拐彎處,在江中用竹籠壘石、整體投放的方法堆起了一座人工島並命名為魚嘴分水堤。魚嘴將岷江分為內江與外江,且內江深、外江淺。這樣,在枯水期便可使六分水走內江,四分水走外江,以保證成都平原的航運灌溉;而汛期來臨時又利用彎道動力學的自然規律使得四分水走內江、六分水走外江,讓多餘的江水流入長江,這便是“一次分洪”。

    接著李冰又鑿穿玉壘山而成寶瓶口,內江之水由寶瓶口進入成都平原。寶瓶口如同約束江水的瓶頸,在保證足夠的江水能進入成都平原後又讓多餘的江水經飛沙堰再次流入外江,這便是“二次分洪”。飛沙堰是一座可自然調節水量的堤壩:當枯水期水量較少時,內江之水無法漫過飛沙堰,從而使得百分之百的內江水都能進入成都平原。只有水量超過一定額度,多餘的水才會漫過飛沙堰而排入外江。

    都江堰還能自行解決水利工程的泥沙排放問題。在魚嘴分流處,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表層水流流入內江,底層水流則流入外江。而泥沙較重,所以表層水流含沙量較底層水流小,從而確保大部分的泥沙經外江而流走,這便是“一次排沙”。雖有少量泥沙進入內江,但河道又利用水流直衝水底崖壁(玉壘山)而產生的旋流衝力再度將這些泥沙從飛沙堰排走,這便是“二次排沙”。洪水越大排沙效果越好,泥沙排除率最高竟可達98%。

    都江堰的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和飛沙堰這三大部分互相配合,完全利用自然規律做到了自動防洪與排沙,不得不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它充分體現了道家思想裡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天人合一的精髓。它做了最小的改動,卻最大化地利用了自然,做到了“四兩撥千斤”。它雖歷經2200多年,如今卻依然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我認為西方科技的自動化再發達也是人力所為,而都江堰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做到了真正的自動化,是自動化的最高境界,西方科技在它面前簡直弱爆了。

    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再無旱澇之災,遂成“天府之國”

  • 2 # 寄暇學宮

    都江堰是目前人類最完美的水利工程,沒有之一,是道家的智慧在水利工程上的結晶。

    最初的文明大多選擇在水源之地。

    由於自然的不可控性,經常爆發的水患給古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和禍患。

    於是古人便開始改造自然環境,希望自然環境能變成自己嚮往的那個樣子,變成一片風調雨順,能夠在此安居樂業的樂土。

    堯舜禹的時代,就是一個有記載的治水時代。

    大禹的父親鯀違背自然的規律(道),採取堵截的方法,最終因治水失敗被殺。

    大禹在其父治水的經驗基礎上,發現了“自然之道不可違”這個事實。故在《黃帝陰符經》“因而制之”的指導下,按照“順勢而為,因勢利導”的方針,採取了以疏導為主的治水方法。

    都江堰沒有采取“截斷眾流”的堤壩、水閘等方法,採取分流的方式,與自然環境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在這一點上,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都江堰和現代化的水利工程。區別很大。

    都江堰採用“虛實相間”的方法來具體處理引導水流。

    都江堰最明顯的人工痕跡就是開鑿寶瓶口和飛沙堰。

    由於岷江水勢湍急,所以飛沙堰採用竹籠裝鵝卵石的方法堆築而成。

    竹籠裝鵝卵石,中間是有很大的縫隙的,可以卸掉部分湍急水流產生的巨大壓力。

    不要覺得這種方法很原始,這也是道家思想在水利方面的一個體現。

    我爺爺給我講過這麼一則故事(傳聞)。一群西方學者看到都江堰採用竹籠裝鵝卵石的方法築堰,覺得太原始了。就採用混凝土的方式築堰,結果沒有成功。

    【每篇文章都是腦中迸出的小火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ometimes和sometime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