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影視劇中酒瓶碎了,頭就皮外傷,是真的嗎?
13
回覆列表
  • 1 # 看電影雜誌

    切記!切記!!!!

    千萬不要學電影中,拿酒瓶砸頭的場景。

    因為,被砸之後,碎的可能不是酒瓶,而是腦袋。

    眾所周知,玻璃的密度要低於人骨。科學計算,被砸的酒瓶,80%都會碎掉。

    但與此同時,人受傷的機率更大。只有20%的傷害是來自酒瓶本身,更多的是由於碎酒瓶玻璃所造成的二次傷害。

    在影視劇中,你看到的所有酒瓶砸頭的場景,沒有藉助任何拍攝技巧和機位,一切都是來真的。

    但問題不在人,而是在於酒瓶。

    在影視行業中,所有和玻璃有關的道具,都是由一種稱之為,“糖化玻璃”的材料製成。

    你在電影中看到的所有和玻璃有關的道具,都是由它製成的。

    “糖化玻璃”沒有任何玻璃的元素,它最主要的原材料,是“糖”。

    製作這種道具,需要把水、糖漿、糖融合煮沸後,透過特殊的模具使其成為需要的形狀。

    根據不同需要,還可以用葡萄糖代替糖漿,或者控制熬煮時間,讓“玻璃”熬焦成為棕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糖做的,這種玻璃殺傷力依然很大,鋒利的邊角很容易弄傷演員。

    但顯然,相比玻璃酒瓶,這種“玻璃糖瓶”對演員的殺傷力,微乎其微。

  • 2 # 蔡小馬

    電影中的酒瓶,是一種道具,是用糖做的。

    這種瓶子相對較軟,容易敲碎。

    糖化酒瓶早在50年前就發明出來了,當時就是為了方便拍打鬥戲。

    最初拍戲的時候人們也試過用真的玻璃酒瓶,但是由於玻璃瓶太厚實,很難敲破,如果敲人頭肯定會把人敲傷。

    再加上玻璃瓶工藝會有一個弧度的加固,敲破之後會產生一個反作用力,導致碎片呈爆炸狀散開,不但被打的人受傷,揮瓶子的人也容易受傷,還容易波及到旁邊的人。

    後來道具師們嘗試用薄一點的玻璃瓶代替,雖然安全係數高了一些,但依然有一定的風險,而且成本不低。

    再後來道具師們發明了用蠟做成的酒瓶,敲起來不疼,也容易碎,但是爆炸效果不好,炸不開。

    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最終確定了用糖做酒瓶,砸起來真實又安全。

  • 3 # 物理小金魚

    酒壯英雄膽,我們經常看到電影中某個傢伙在酒吧鬧事,隨後一個面無表情的大漢走過來,手拿一個酒瓶朝鬧事者頭上用力砸去。伴隨著周圍人群的尖叫,酒瓶碎裂,一縷鮮血從頭部慢慢湧出,鬧事者手捂傷口灰溜溜地退場。

    酒瓶真的如此脆弱嗎?假的!

    千萬不要被導演騙了,電影中的酒瓶不是玻璃製造,而是用特殊材料的糖膠製作,外形酷似玻璃,但是很脆,輕輕一砸就破碎,對人體沒有危害。

    科學家對酒瓶砸頭進行實驗研究,為了確保安全,先拿假人做實驗,測量砸頭的力道有多大。他們在美式足球頭盔上裝一排特殊設計的加速計,用來記錄頭顱的所有動作。用裝滿的酒瓶去砸頭盔,酒瓶沒有破,顯示的力道為107G(表示這個打擊力為物體自身重量的107倍)。10G就會造成腦震盪,所以實驗不做真人測試。在鐵質的假人頭上貼好加速計,以便收集資料。用酒瓶去砸假人頭,滿瓶與空瓶均未碎。在多次取樣後,被滿瓶砸的力道平均為28G,而被空瓶砸的平均力道為22G。由於實驗的設計存在缺陷,人很難掌控自身揮臂的力道,無法確認測試結果是出自瓶還是人的力道,以致假人頭承受的G力差異極大,必須藉助機械來排除人類揮臂的變數。

    實驗人員打造一個類似頭部大小的堅固假頭容器,容器中放入果凍腦。另外一杆用彈簧拉緊的機械臂,外端是一個鉗子,能抓住啤酒瓶。放開插銷,機械臂直接揮向假頭容器。還有能檢視果凍腦搖晃的高速攝像機,觀察頭部移動和腦部晃動程度是否有差異,就能知道酒瓶砸頭造成多嚴重的腦震盪。

    實驗結果顯示,被滿瓶砸到的模型容器左右晃動,腦部留在原處,前腦撞上容器側面,然後腦部又移往反方向。被空瓶砸到的模型容器,容器的晃動程度輕微很多,跟腦部的相對動作也少了許多。

    酒瓶砸頭很容易導致外部傷害,酒瓶砸在頭部,顱骨直接承受外力,顱骨的損傷程度說明外力對頭部的傷害程度。實驗人員用一塊和人類顱骨一樣厚的豬顱骨,校準製作聚氨酯塑膠顱骨,聚氨酯塑膠的破裂方式和人類顱骨一樣。將塑膠顱骨形嵌板嵌在假頭容器上。為了使結果更精確,實驗者在模型容器中加人跟人腦樣重的牛絞肉。被滿酒瓶砸到的模型容器,顱骨破裂導致絞肉四濺。被空瓶砸到的模型容器,顱骨沒有破裂,因此滿瓶對人體顱骨造成的傷害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玩家曬出一個遠古的BOSS粉,號稱能認出的都是老玩家,擁有的人不過10人,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