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樹—道聽圖說

    一個女強人和傳統政治道統抗爭了一輩子,經歷了不服,反抗,力爭,佔領政治頂峰的幾個階段漸漸領悟了女性特有的性情對政治的排異反應和天然缺陷,故出此言。

  • 2 # 宗曰歷史

    慈溪執掌朝政47年,一個人經歷五位皇帝,輔佐了四代帝王。作為一個女人,她做到了權傾天下。道光皇帝是慈禧的公公,咸豐皇帝是慈禧的老公,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兒子,光緒皇帝是慈禧的養子,宣統皇帝是慈禧的外孫。

    我們從歷史上經常發現,慈禧太后是經常干預朝政,皇帝在她面前幾乎成為了傀儡。任何皇帝和大臣們做出的重要決定,慈溪都要參一腳,防止新政影響到慈溪本人的利益。但是作為一個國家政策來說,很多新政推行的阻斷,正是導致了清朝復興不起來的重要原因。

    另外,慈溪干預朝政之後,很多衷心專注於改革治療患病清朝的大臣們,心裡都是傷的千瘡百孔。這樣,忠臣能臣無法出力,奸臣佞臣橫行朝野。清朝一片烏煙瘴氣,何談泱泱大國?

    所以,只有當慈溪將要逝去的時候,才能說兩句肺腑之言——女人不可預聞朝政。她是親身經歷過感觸頗深啊!

  • 3 # 枕籍經史0

    慈禧,是晚清時期清廷掌握實權的女人,她是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在咸豐帝去世之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在儀鸞殿去世,這個晚清時期的太后實則是真正的皇帝,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達半個多世紀之久,對當時的清朝影響甚大。

    慈禧太后病逝之前留下遺言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在中國古代女人和太監不得干預朝政基本是歷朝歷代通用的規矩,慈禧太后在臨終之前故意強調了一下這個規矩,說明了她本人對女人和太監從政沒有信心,或者說女人和太監干預朝政會使國家衰敗。我們說慈禧太后的遺言和她的一生是相互矛盾的,首先她本人就是一個女性而且還掌握了大清朝最高的權力。

    慈禧太后的遺言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對她的一生進行了全面的否定。那麼我們說為什麼慈禧太后會留下這樣的遺言呢?這裡我們就要從當時清朝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形勢來看了,從1861年咸豐帝去世慈禧掌權到1908年慈溪病逝,在此期間大清王朝一直處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之中,雖然慈禧太后主持了洋務運動但並沒有深化國內的改革,在國際上依然處於被動挨打的份。到後來光緒帝實行變法,慈禧太后用武力鎮壓了變法運動,並且將光緒帝囚禁,徹底斷送了清朝最後的希望。慈禧太后所做的這一切,其實也很好理解那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動搖她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國家變法圖強也不行。

    我們後人看晚清那段歷史每每都感到痛心疾首,慈禧太后作為當時的國家實際掌權者,應該也會有這種感受,只是她作為一個女人處在權力的最高層,和皇帝難免就有矛盾,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是在明爭暗鬥的權力鬥爭渡過,關於國家變法圖強就顯得無暇顧及了。但是到了慈禧太后的晚年,她自己親自經歷了列強歷次對清朝的侵略,見證了整個國家的軟弱無力,在臨死之前可能是出於良心的譴責亦或是對大清前途命運的擔憂,於是終於對自己的一生做出了一個客觀的評價。小編也相信慈禧太后在臨死之時說的那句:女人和太監不得干政是發自肺腑的一句真心話。

  • 4 # 沫白讀史

    我是沫白,我來回答。

    慈禧太后執掌朝政多年,自然是眼光非凡。因此並她看不起甘心受壓迫,而不懂反抗的女性。而且,她也非常的自大,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認為自己的一生是一個特例,是她超人的個性、智慧,無與倫比的機智果敢造就了一個傳奇式的人生。

    做太后之後,她又能將公認為咸豐兄弟中最有能力的恭親王奕完全掌控。所以,慈禧雖然愛美、會享受生活,但絕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女人。

    這一切都說明慈禧不同於尋常女性,但她並不是女權主義者。她只是爭奪自己的權力。

    而不是為婦女爭奪權益,嚴格來說,她還看不起其他的女性。更是認為她們不可能成為第二個自己。也怕女人執政導致天下大亂。

    同時,慈禧畢竟是生活在封建時期,對流傳數百年的男權思想還是懷有敬畏的。中國曆代關於反對與防止女人干政的訓令多多,慈禧知之甚詳。

    從內心來講她也認為這些訓令是有道理的,是不能推翻的。所以她才留下“女人不可預聞國政的遺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苦難也是一筆財富?它的意義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