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劉105751014
-
2 # 兔斯基聊科學
我也有個疑問,為什麼很多人把蟬定義為害蟲!就是因為它是吸食樹的汁液和把卵產在樹枝上?那隻能說它對與樹來說是害蟲。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不能絕對的去看。
你們覺得現在蟬是害蟲嗎?我覺得蟬現在已經不是害蟲了,哈哈!為什麼呢?蟬一種美食啊!蟬和幼蟲,知了猴都在我們這裡可以美味佳餚啊,一個知了猴都能賣到一塊錢。蟬有個美稱叫金蟬,哪知了猴自然叫金蟬子了,唐僧不就是金蟬子嗎?原來唐僧肉我們都吃過啊!哈哈!晚上拿著手電筒照在樹林子裡知了猴的人那個多啊!可不是為樹木除害。小時候已到了夏季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晚上照知了猴,白天拿著長竹竿頭上放上面筋粘知了。佔了來,拿線穿起來回家醃起來,留到冬天吃。
現在蟬已經很少了,很快就要被吃貨吃成瀕危動物了,比小龍蝦的命運好不老哪裡去,也要透過養殖活下去了。記得前幾年多的時候,一些郭果農晚上在果樹上纏上膠帶,蟬的幼蟲出來後往樹上爬,膠帶很滑啊,怕不上去,就傻傻的怕一晚上,也不蛻皮。到了天亮,每棵樹上都撿很多。多的一晚上都好幾桶呢!一個夏天下來,賣知了猴的收入竟然比賣蘋果的收入高。(也是那幾年水果價格非常低的,要是沒有知了猴,這些果樹估計都要砍了!)
蟬是樹的汁液為食的。不能因為這個就把它定義為害蟲。人不是也吃植物的種子,果實嗎?想想蟬在黑暗陰冷的地下苦熬幾年,才出來享受一個月的Sunny,歡快的歌唱,你還嫌它吵嗎?在北美有一種蟬叫十七年蟬,在地下要呆十七年啊!把破土蛻殼的最美的瞬間留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
3 # 我願做那片雪花
蟬俗稱知了,是一種能破壞樹木的害蟲。雌蟬在產卵的時候,先用產卵器把樹皮刺成一排排卵窩,再把卵產在裡面。蟬的幼蟲要在土中生活三五年或更長時間才能變成蟬。到春天,蟬的幼蟲漸漸向土地上層移動,吸食樹根的汁液,危害樹木。幼蟬出土後,爬上樹幹,外皮從背部中央裂開,幼蟬就脫殼而出,爬到樹梢用頭部腹面的長嘴插入樹枝吮吸汁液,損傷樹木,這是我瞭解的蟬的習性分享給大家
-
4 # 追花精靈
蟬是害蟲,從幼蟲開始都是吸食樹根樹枝的汁液,對樹木有害,靠吸食樹木的血液(汁液)為生的。
蟬也叫知了,是一種品種多的昆蟲,是夏天著名的蟲子,以叫聲響亮出名。從前鄉下夏天到處都是蟬鳴聲。
蟬有一箇中空的像注射針一樣的嘴,可以刺入樹體,吸食樹汁。
蟬的幼蟲在樹下的土層裡孵化,也是吸食樹木根部的汁液長大。這些蟲蛹在土裡度過兩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這麼長時間都是樹的汁液在養活這蟲蛹,直到有一天破土而出,憑本能爬到樹上,開始脫去蟬蛹的殼皮。
這個蟬蛹就是人們愛吃的知了猴,營養又美味,現在都快吃絕了。
蟬蛹牢牢的掛在樹上,必須垂直端正的掛在樹上,這樣才能保證長成的翅膀是對稱平衡的,才能飛行。
蛻皮時,先從蟬蛹的背部裂開一條縫,殼於身體慢慢自行解脫,蟬的軀體就像脫去盔甲一樣,成為一個新的,柔軟的蟬,有了柔軟的翅膀。
新蛻皮的蟬翅膀上有液體,藉助體液展開翅膀,翅膀就變硬了,成為正正的蟬。
展翅膀時蟬不能受到任何打擾,否則翅膀歪了就是不能飛的殘疾蟬了。
出生後的蟬吃足樹液,尋找交配物件,完成交配,又把卵產在樹下,不久死去,而卵又開始下一個輪迴,繼續吃樹液。
-
5 # 抗揍呀
蟬這種昆蟲對於我們而言並不陌生,特別是夏天的農村,樹上總會聽到他的叫聲,而蟬到底是不是害蟲呢!
蟬又名知了,主要吸食樹木上的汁液,並且在樹上產卵,但本身對樹木也沒多大傷害, 蟬,的一生很漫長,一般分為多個階段,幼蟲時,主要分佈於地下,吸取樹幹為主!等成熟時破繭而出!
其實蟬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每當炎熱的夏天,成熟的蟬 在哪時候破繭而出,而因為知了猴營養價值極高,所以成為人們眼中不可避免的食物,而正因為如此,蟬這幾年的數量也越來越少,甚至很多地方都開始很少見到!
最後,知了猴雖美味,但也不要過量的捕捉,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回覆列表
蟬,昆蟲的一種,雄性腹面有發生聲器,叫的聲音很大,又稱知了,天氣越熱,叫喚得越歡,聲音越大。
我們北方少見,第一次見到知了,是在北京燕化,第二次見到是在秦皇島。因為當地人說知了好吃,引起我的關注。
早晨我在路旁的樹上觀看時,它已樹下的土裡爬上樹,翅膀是溼的,爬行速度很慢,太陽一出來,翅膀也幹了。
聽說能吃,我和同伴捉了一些,用油一炸,味道不錯,當時在北京十渡的一家飯店賣一隻四角錢。只聽說知了靠吸樹的汁液生存,其危害成度不大,無法定論,隨著環境汙染,和人們的捕捉,知了的命運不絕種就燒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