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熱播,目前票房已突破43億,按照排片的通告,這一成績還在不斷的重新整理,春節檔衝出來的一匹黑馬,妥妥的大寶駒。海員,一個遠離熱點的群體,有些小夥伴們可能還沒有來得及欣賞這部咱華人自己的科幻大片。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流浪地球》這樣一部片子熱播的背後,重新整理我們好多認知。流量小生一個沒有,從導演到演員反倒是一群新人,一群有情懷的人,一群認真做事的人摻扶走到了最後。
新導演、新演員,新題材,除了吃苦和拼命,他們還有什麼資本,只能是全力而為!
大牌,只有60多歲的吳孟達,而且是個邊緣人物。但敬業精神感動周圍的一群人。上場後從來不看劇本,因為他連對手說的臺詞都背下來了。用實際行動不斷感動著周圍的人,也不斷被周圍的人感動著,這也許就是化學的作用吧。電影一殺青,趕回香港住院去了!
看看我們的一些流量小生,拍戲現場臺詞只會說1、2、3,文替、武替,Ps、後期,說白了就是用了一張臉。這樣的票房怎麼樣呢,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製作能鑄造經典,做夢吧!
另一位大牌,那就是後來被“套進來”的吳京。他可以說是雪中送炭,而且有情有義。他對導演郭帆說過一句話:“如果有一天你看到相同的這類人,你一定要他拉一把。”
吳京的6000萬資金投入,解了劇組的燃眉之急,更是保障了我們看到片子後部天上的精彩部分,那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這就是熱愛,一個從零開始拍戲,獨身闖香港影壇,時機成熟再回來當導演,再到知名導演的功夫小子。現在榮譽加身,我認為這些都是他應該得到的,我們要感謝他的努力所帶來的片子,特別是《戰狼2》!
對於國內的電影市場,可以說有引導和促進作用。流量小生的“苦日子”要來了。哈哈,我想這些人也能活的滋潤,但不會如往常那般風光了。這個是理性市場的迴歸,是對努力的人,堅持追求的演好員的回報,這條產業慢慢的在回到正軌。
電影業如此,我們的行業是不是如此呢!在資本的操縱下,我們的行業有沒有走入過歧途?這一點目前我還沒有下結論的能力。我們可以從幾個點來分析這件事情:
1.年輕人從業的少了,普通船員偏老化,三十多、四十成為了一種常態。偏老齡也有好處,責任心強,做事講究效率,理性的思維多一些。對於普通崗位也是一個不錯的人員配置,再加上一部分年輕人,同樣可以把工作幹好。
2.年輕人不願投入這行業,大多是嫌苦、累。我認為還是家庭條件變好,可以讓他們不必這樣的辛苦。選擇的餘地多了,並不一定要入這行。
3.社會經濟的發展,同等價、同崗位的工作本來就有,也許工資少一點,但是他們也願意啊。年輕人的當前價值觀並不全都是存錢養家,有些就是享受主義,更注重自我的感受。這就體現了社會的多元,為什麼一定要上船呢?
4.行業收益週期較長,有點一眼望不到頭的感覺。就算是做一名普通海員,也要經過半年或者一年的培訓考證,還有漫長的實習期要慢慢熬過去。就算做持有適任證書的海員,那這個投入就更大。幾年的專業學習,同樣要走上實習之路,再就是漫長的升遷和考試之路。四十多歲了還在和一群大學生一起學知識有沒有,各位船長、老軌是深有體會了。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沙灘上的“沙頭”和貝殼,一代新人換舊人。海員這個行業同樣也是如此,無論輿論以及社會的導向怎樣,這個行業是需要踏踏實實幹活的人,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需要人來操縱和指揮。
在我們這個行業,同樣也有太子黨、空降兵、“鍍金”關係戶的景象出現,但這些不都是正常的事嗎?這些在我們的工作中也許有些不公平,但各行各業不是如此嗎?這不是我們今天聊天的內容,我們更多的是注重自身的鍛鍊,在歲月的沉澱裡做一名“老戲骨”。
大國精神、工匠精神,這樣的字眼不斷的被提起,這也是社會的需要,是國家、行業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從業者,我也認為這是我們個人成長的需要。
《流浪地球》的熱播,目前票房已突破43億,按照排片的通告,這一成績還在不斷的重新整理,春節檔衝出來的一匹黑馬,妥妥的大寶駒。海員,一個遠離熱點的群體,有些小夥伴們可能還沒有來得及欣賞這部咱華人自己的科幻大片。
一、一部好片子決不是好看那麼簡單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流浪地球》這樣一部片子熱播的背後,重新整理我們好多認知。流量小生一個沒有,從導演到演員反倒是一群新人,一群有情懷的人,一群認真做事的人摻扶走到了最後。
新導演、新演員,新題材,除了吃苦和拼命,他們還有什麼資本,只能是全力而為!
大牌,只有60多歲的吳孟達,而且是個邊緣人物。但敬業精神感動周圍的一群人。上場後從來不看劇本,因為他連對手說的臺詞都背下來了。用實際行動不斷感動著周圍的人,也不斷被周圍的人感動著,這也許就是化學的作用吧。電影一殺青,趕回香港住院去了!
看看我們的一些流量小生,拍戲現場臺詞只會說1、2、3,文替、武替,Ps、後期,說白了就是用了一張臉。這樣的票房怎麼樣呢,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製作能鑄造經典,做夢吧!
另一位大牌,那就是後來被“套進來”的吳京。他可以說是雪中送炭,而且有情有義。他對導演郭帆說過一句話:“如果有一天你看到相同的這類人,你一定要他拉一把。”
吳京的6000萬資金投入,解了劇組的燃眉之急,更是保障了我們看到片子後部天上的精彩部分,那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這就是熱愛,一個從零開始拍戲,獨身闖香港影壇,時機成熟再回來當導演,再到知名導演的功夫小子。現在榮譽加身,我認為這些都是他應該得到的,我們要感謝他的努力所帶來的片子,特別是《戰狼2》!
對於國內的電影市場,可以說有引導和促進作用。流量小生的“苦日子”要來了。哈哈,我想這些人也能活的滋潤,但不會如往常那般風光了。這個是理性市場的迴歸,是對努力的人,堅持追求的演好員的回報,這條產業慢慢的在回到正軌。
二、海員行業中那些事兒電影業如此,我們的行業是不是如此呢!在資本的操縱下,我們的行業有沒有走入過歧途?這一點目前我還沒有下結論的能力。我們可以從幾個點來分析這件事情:
1.年輕人從業的少了,普通船員偏老化,三十多、四十成為了一種常態。偏老齡也有好處,責任心強,做事講究效率,理性的思維多一些。對於普通崗位也是一個不錯的人員配置,再加上一部分年輕人,同樣可以把工作幹好。
2.年輕人不願投入這行業,大多是嫌苦、累。我認為還是家庭條件變好,可以讓他們不必這樣的辛苦。選擇的餘地多了,並不一定要入這行。
3.社會經濟的發展,同等價、同崗位的工作本來就有,也許工資少一點,但是他們也願意啊。年輕人的當前價值觀並不全都是存錢養家,有些就是享受主義,更注重自我的感受。這就體現了社會的多元,為什麼一定要上船呢?
4.行業收益週期較長,有點一眼望不到頭的感覺。就算是做一名普通海員,也要經過半年或者一年的培訓考證,還有漫長的實習期要慢慢熬過去。就算做持有適任證書的海員,那這個投入就更大。幾年的專業學習,同樣要走上實習之路,再就是漫長的升遷和考試之路。四十多歲了還在和一群大學生一起學知識有沒有,各位船長、老軌是深有體會了。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沙灘上的“沙頭”和貝殼,一代新人換舊人。海員這個行業同樣也是如此,無論輿論以及社會的導向怎樣,這個行業是需要踏踏實實幹活的人,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需要人來操縱和指揮。
在我們這個行業,同樣也有太子黨、空降兵、“鍍金”關係戶的景象出現,但這些不都是正常的事嗎?這些在我們的工作中也許有些不公平,但各行各業不是如此嗎?這不是我們今天聊天的內容,我們更多的是注重自身的鍛鍊,在歲月的沉澱裡做一名“老戲骨”。
大國精神、工匠精神,這樣的字眼不斷的被提起,這也是社會的需要,是國家、行業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從業者,我也認為這是我們個人成長的需要。
郭帆導演三年磨一劍,終成就事業巔峰,功成名就。航海人的修煉從上船的那一天就已經開始,何止三年,那甚至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漫長積累!信則靈,既然投身這個行業,何不努力一把,萬一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