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業生產組織的一般流程:
機加行業最理想的生產方式是訂單化生產。
1、銷售部門接到客戶的訂單或合同,按本企業規範化的訂單格式重新整理、填製成企業訂單,專案主要包括訂單號、客戶名稱、客戶編號、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最遲交工日期等。
2、銷售部將填好的企業訂單提交到生產部,由生產部組織排產並下達用料計劃,提交供應部同時下達生產車間。
3、供應部接到企業訂單和用料計劃後,立即組織下料;
4、同時,車間開始調配人員,按訂單領料、組織生產、掌握生產進度。
生產成本核算的關鍵控制點:
1、財務、統計人員必須自始至終地跟蹤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認真負責地做好每項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成本核算的真實、準確。
2、只有實現erp管理,才能做到實時監控生產管理的動態,獎罰分明,落實責任,提高管理水平。
3、財務設立專職人員,蒐集、記錄採購價格資訊,建立價格資訊庫,以便有理有據地考核採購價格,促使採購部門貨比三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採購到質優價廉的材料、備件。
4、各種產品的下料環節,最好放在採購(供應)部門,建立一個專門的小組,對各種加工件進行下料,生產車間每日憑領料單向供應部門下料組領取當天生產所需的坯料。領料單上,要有領料人和保管員雙方簽字確認。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車間用邊角餘料調節成本。
5、供應部門下料後的邊角餘料,在財務部視同好料在賬,每月月末盤點完畢,經確定數量無誤後,在財務的監督下,由供應部門聯絡買家按廢鋼處理,所得款項上交財務。人資部門負責勞動定額的人員,要給下料組規定各種產品的邊角餘料比例,節約獎勵,浪費扣款。
6、車間每日由統計員填制完工產品入庫單、廢品單、廢料單(車、削下來的廢料)、動力電消耗單等。廢品、廢料月底經盤點後,交供應部門統一處理。人資部同樣也要給車間下達廢品、廢料的定額標準,每月考核是否超過標準。
7、由於機加行業的的特點決定了機加產品大多是各工序聯合生產的,每個產品都經過了車、鉗、鉚、電、焊等工藝,才能生成最終的產品。對於裝置來說,就是各種機床,對於人來說,可能是三班倒。所以,要做好成本核算,就必須核算到人、機器。
8、所謂核算到人,就是認真考核好每一班工人的勞動效率和消耗情況,以便科學合理地為工人核算工資,履行多勞多得的目標。這就要求每班結束時,操作工人要做好交際班記錄,雙方簽字,報給統計員。
9、所謂核算到機器,就是為了合理劃分每一班次的工人消耗情況,建議給每臺機器單獨安裝電錶,交班的工人要將電度表的交接班讀數填寫到記錄表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合理劃分責任促使工人節約用電,避免機加生產現場常見的機器空轉的現象。
10、在企業規模不是太大的情況下,為精確核算成本起見,裝置折舊最好也實行個別折舊,落實到單臺裝置上。但折舊費的分攤可不考核工人的工資,因為該項費用與工人的績效努力無關。
11、組織人資、技術、品質、財務等部門聯合到現場測定每種產品各工序的工時定額,一旦確定,就作為標準實施。這樣,人資部就可以依據工時定額考核每個工人的生產效率,獎優罰劣。
12、如果能做到每日生產,每日領料,那麼月末在產品的盤點就相對簡單了,因為財務人員在結帳日盤點的只是當天或一兩天前車間的領料未完工的在產品,消除了車間利用在產品調節成本的隱患。
13、其他輔助材料,只要金額不大的,都可以在產品之間分攤即可。
14、為最大限度地維持生產的連續性,供應部門要建立裝置易損件儲備,防止因裝置備件毀損導致停產影響的產量。
15、對於機床上用的各種刀具也屬於易損件範疇,要視同低值易耗品管理,要求車間統計員登記臺帳,反映購進、領用、報廢等情況。刀具在購進時財務採用五五攤銷法進成本,平時領用要做好登記,某批加工件完工時,操作工人要將暫時不用的刀具交還統計員並銷帳。報廢的妥善儲存好實物,以便到供應部門“以舊換新”。
我做過機械加工,單個工件成品的成本核算包括:
1.毛坯件的進貨總款;
2.工人工資;
3.房租稅收水電;
4.機械折舊;
5.業務招待開支;
機械加工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業生產組織的一般流程:
機加行業最理想的生產方式是訂單化生產。
1、銷售部門接到客戶的訂單或合同,按本企業規範化的訂單格式重新整理、填製成企業訂單,專案主要包括訂單號、客戶名稱、客戶編號、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最遲交工日期等。
2、銷售部將填好的企業訂單提交到生產部,由生產部組織排產並下達用料計劃,提交供應部同時下達生產車間。
3、供應部接到企業訂單和用料計劃後,立即組織下料;
4、同時,車間開始調配人員,按訂單領料、組織生產、掌握生產進度。
生產成本核算的關鍵控制點:
1、財務、統計人員必須自始至終地跟蹤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認真負責地做好每項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成本核算的真實、準確。
2、只有實現erp管理,才能做到實時監控生產管理的動態,獎罰分明,落實責任,提高管理水平。
3、財務設立專職人員,蒐集、記錄採購價格資訊,建立價格資訊庫,以便有理有據地考核採購價格,促使採購部門貨比三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採購到質優價廉的材料、備件。
4、各種產品的下料環節,最好放在採購(供應)部門,建立一個專門的小組,對各種加工件進行下料,生產車間每日憑領料單向供應部門下料組領取當天生產所需的坯料。領料單上,要有領料人和保管員雙方簽字確認。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車間用邊角餘料調節成本。
5、供應部門下料後的邊角餘料,在財務部視同好料在賬,每月月末盤點完畢,經確定數量無誤後,在財務的監督下,由供應部門聯絡買家按廢鋼處理,所得款項上交財務。人資部門負責勞動定額的人員,要給下料組規定各種產品的邊角餘料比例,節約獎勵,浪費扣款。
6、車間每日由統計員填制完工產品入庫單、廢品單、廢料單(車、削下來的廢料)、動力電消耗單等。廢品、廢料月底經盤點後,交供應部門統一處理。人資部同樣也要給車間下達廢品、廢料的定額標準,每月考核是否超過標準。
7、由於機加行業的的特點決定了機加產品大多是各工序聯合生產的,每個產品都經過了車、鉗、鉚、電、焊等工藝,才能生成最終的產品。對於裝置來說,就是各種機床,對於人來說,可能是三班倒。所以,要做好成本核算,就必須核算到人、機器。
8、所謂核算到人,就是認真考核好每一班工人的勞動效率和消耗情況,以便科學合理地為工人核算工資,履行多勞多得的目標。這就要求每班結束時,操作工人要做好交際班記錄,雙方簽字,報給統計員。
9、所謂核算到機器,就是為了合理劃分每一班次的工人消耗情況,建議給每臺機器單獨安裝電錶,交班的工人要將電度表的交接班讀數填寫到記錄表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合理劃分責任促使工人節約用電,避免機加生產現場常見的機器空轉的現象。
10、在企業規模不是太大的情況下,為精確核算成本起見,裝置折舊最好也實行個別折舊,落實到單臺裝置上。但折舊費的分攤可不考核工人的工資,因為該項費用與工人的績效努力無關。
11、組織人資、技術、品質、財務等部門聯合到現場測定每種產品各工序的工時定額,一旦確定,就作為標準實施。這樣,人資部就可以依據工時定額考核每個工人的生產效率,獎優罰劣。
12、如果能做到每日生產,每日領料,那麼月末在產品的盤點就相對簡單了,因為財務人員在結帳日盤點的只是當天或一兩天前車間的領料未完工的在產品,消除了車間利用在產品調節成本的隱患。
13、其他輔助材料,只要金額不大的,都可以在產品之間分攤即可。
14、為最大限度地維持生產的連續性,供應部門要建立裝置易損件儲備,防止因裝置備件毀損導致停產影響的產量。
15、對於機床上用的各種刀具也屬於易損件範疇,要視同低值易耗品管理,要求車間統計員登記臺帳,反映購進、領用、報廢等情況。刀具在購進時財務採用五五攤銷法進成本,平時領用要做好登記,某批加工件完工時,操作工人要將暫時不用的刀具交還統計員並銷帳。報廢的妥善儲存好實物,以便到供應部門“以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