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不凡價值不凡

    全球範圍內各主要汽車廠商陸續宣佈裁員計劃,彙總各方資料顯示,未來幾年,全球汽車行業裁員規模將超過8萬人,這當中包括通用汽車、FCA、捷豹路虎、特斯拉、本田、福特、日產、奧迪。。

    1、德國汽車產業方面,奧迪將在2025年前裁員9500人,約為公司人數的十分之一;戴姆勒計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逾10000人,相當於其全球員工總數的3.3%。寶馬儘管沒有明確宣佈具體的裁員資訊,但據多方德媒報道,該公司計劃到2022年裁員5000至6000人。這意味著德國汽車行業三大巨頭未來今年將裁員25000人左右。德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上月表示,計劃未來兩年在德國削減1600個與內燃機技術相關的職位。而此前,德國博澤集團宣佈,未來3年將在德國裁員2000人。

    2、而在美國方面,通用汽車宣佈在北美裁員1.4萬人,福特說在明年年底之前裁員1.2萬人,關閉6家工廠,更早些時候,日產宣佈全球裁員1.25萬人,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裁員將在2023年前完成。佔日產員工的10%。

    3、中國的車企也在進行裁員。中國汽車業的僱員人數是全球最多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蔚來汽車9月底宣佈裁員約20%,即超過2000個崗位。之前有訊息傳出,幾個汽車廠商經營困難,甚至陷入破產可能,有的公司還賣房求生,裁員降成本也已經成為了普遍做法。

    那麼,汽車行業是怎麼啦?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裁員呢?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11月釋出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減少310萬輛,這比2008年的表現還要糟糕。雖然該機構表示,今年全球新車銷量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疲軟,直接導致全球銷量環比下降210萬輛,佔據全球降幅的三分之二;但縱觀美國、歐洲甚至是印度市場來看,也並沒有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裁員潮背後,是全球車企在發展純電動程序中的無奈選擇。

    “在電動化浪潮之下,對產能已經相對飽和的大型車企而言,要轉型必須要面對一個陣痛期。一方面是全球車市低迷,車企收入下降;另一方面發展純電動,研發成本提升,所以逼著車企透過裁員等方式來壓縮成本。”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

    如何看待全球和中國汽車市場,是暫時寒冬還是步入夕陽產業了呢?

    對於2020年汽車製造業的前景,該惠譽分析師表示擔憂,認為接下來一年汽車製造業也難以有太大的起色。無論是資料還是整個汽車生態圈,都在預警著這個行業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過去能造出車便能盈利的泡沫在逐漸破裂。

    同時,諮詢公司AlixPartners在今年6月釋出的《全球汽車展望》中提出,汽車銷售在未來三年將停滯或下降,從而影響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的利潤率,尤其是那些同時銷售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的車企。

    而根據世界銀行釋出的2019年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資料,中國僅僅排名在17名,1000人數量才173輛,而排名第一的美國,千人擁有數量837輛,而日本的千人擁車數則達到了591輛,德國這一數字則為589輛。中國的千人擁車數剛達到美國的五分之一,可見差距之大。由此看,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可能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但資料方面,中國汽車銷量已經開始下滑。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4.4萬輛和2065.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4%和9.7%,產銷量降幅比1-9月分別收窄1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剖析汽車銷量下滑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下半年以來,中國汽車產銷雖呈現了降幅逐漸收窄的走勢,但在國內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國六標準帶來的技術升級壓力、新能源補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市場總體回升的幅度有限。

    同時,疊加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並不樂觀,與汽車行業同行的,網際網路等行業也在大規模裁員,而對於汽車這種消費大件來說,其購買需求肯定會被抑制。

    而要指出中國汽車產業是否真的進入夕陽產業,個人感覺還不能過早定論,最起碼還要看看明後兩年,經濟復甦情況和汽車補貼影響衰減下,汽車的銷售量是否能復甦,如果真的跌跌不休,那可能行業已經是夕陽,從業者也需要謹慎考慮職業規劃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雙喜月季花的種子怎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