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政人說家政事

    家政服務業是指以家庭為服務物件,由專業人員進入家庭成員住所提供或以固定場所集中提供對孕產婦、嬰幼兒、老人、病人、殘疾人等的照護以及保潔、烹飪等有償服務,滿足家庭生活照料需求的服務行業。

    近年來,中國家政服務業快速發展,但仍存在有效供給不足、行業發展不規範、群眾滿意度不高等痛點,在20190627《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 質 擴 容 的 意 見》(國辦發〔2019〕30號)檔案對家政行業的發展痛點有鮮明體現。本人結合從業經歷和政策檔案對現有痛點做個簡要回復。

    一、家政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年齡偏大。現有家政從業人員大部分為4050人員,大學畢業生在行業佔比較低。政策提出一省一高校增設家政專業,培育產教融合型人員,對服務人員加大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工作力度等方面解決。

    二、中介制服務人員缺乏歸屬感,沒有社保、商業險等。政策提出的是大力發展員工制家政企業,員工制家政企業是指直接與消費者(客戶)簽訂服務合同。同時把在農村老家已繳納新農合和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列入已繳納保險,這樣對企業的負擔會有個很大的減輕。

    三、現有融資渠道缺乏。家政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資金來源一般為自籌,缺乏融資渠道,沒有抵押物,有做大做強的意願,但現實往往是不盡如意。政策提出了對員工制家政企業免徵增值稅的適用範圍,多元化融資渠道等是最大的利好訊息。

    四、從業環境一般,社會地位較低。政策提出了用社保基金對家政企業進行補貼,將符合條件的家政從業人員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有條件的地方集中配租,家政從業人員透過市場租房居住的,政府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租賃補貼等改善行業從業環境。

    五、部分人員無體檢證明。大型的家政企業對服務人員的健康證明要求比較嚴格,部分中小企業要求鬆散。政策提出對符合條件的服務人員給予補貼體檢補貼等。

    六、辦公用房等較多限制。以前租房必須要用能註冊的租賃用房,北京市在2015版產業目錄中還把家政產業限制在五環內不予註冊等。現政策提出家政企業在社群設定服務網點,其租賃場地不受用房性質限制,水電等費用實行居民價格。

    七、缺乏信用懲罰機制,相互之間資訊不透明。服務人員在因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但因資訊不透明,缺乏行業的資訊平臺懲罰機制,導致服務人員大不了換個地方服務的心態。政策提出了建立家政服務信用資訊平臺系統,最佳化家政服務信用資訊服務,加大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度等來規範服務人員和家政企業的措施。

    八、因資訊透明導致的供需矛盾。一方面是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沒有工作,另一方面是大城市大量家政企業面臨招工難,供需矛盾較突出。政策高屋建瓴的提出了建立家政服務城市與貧困縣穩定對接機制,建立健全特殊人群家政培養培訓機制。對困難學生、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人群從事家政服務提供支援。推進“雨露計劃”。為去產能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免費提供家政服務培訓的支援,對家政企業拓展擴寬招工渠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九、服務水平低下,標準化服務行業標準缺失,客戶整體體驗較差。政策提出了制定行業標準,推廣上門證、推廣標準的服務合同、建立家政服務糾紛常態化多元化調解機制等對現有的痛點作出了迴應。

    十、沒有家政產業證券化企業,頭部龍頭企業缺失。具發改委統計統計,全國家政企業有約70萬家,從業人員3500萬人,年產值約3萬億元。截止目前在證券市場上市交易的家政相關企業只有1家,還是在新三板。所以政策提出培育家政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促進家政服務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措施。

    廣大中小企業要抓住本次政策機遇的東風,和大型企業聯合組建家政聯盟,依託大企業的培訓、師資、平臺等,依託技術的發展來開展業務,向著做大做強努力,這樣才是家政企業行業的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心作品不為什麼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