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刮颱風最多的季節是夏秋季節,主要是7、8月份,9月份有一部分颱風,其他的月份颱風很少。
颱風生成在6月份的不多,而真的有登陸臺灣本島的就更少了。由資料看來,近十年也就只一兩個,近五年內則無。
6月到9月是臺灣的夏季,全年大部分的降雨都集中在這個季節,特別是6-8月最多,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場雷陣雨。此外,臺灣還是中國受颱風影響最多的省份,附近海面為夏季颱風的主要通道。每年6-10月是颱風季節,其中7-9月臺風次數最為頻繁。這個季節也是臺灣自然地質災害的多發時期。此時前往臺灣旅遊,除了防雨防曬防暑之外,一定要時時關注當地天氣預報和道路交通狀況。
臺灣本島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再加上河川短促,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都迅速地流入海洋,蓄水不易。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與都市化的結果,用水量大增,限水、休耕等似乎已不再是罕見的新聞,而是幾乎年年會經歷的事,於此討論有關於水的問題實為重要的課題。檢視臺灣過去的降水特性發現。
延伸:颱風
颱風,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中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臺灣刮颱風最多的季節是夏秋季節,主要是7、8月份,9月份有一部分颱風,其他的月份颱風很少。
颱風生成在6月份的不多,而真的有登陸臺灣本島的就更少了。由資料看來,近十年也就只一兩個,近五年內則無。
6月到9月是臺灣的夏季,全年大部分的降雨都集中在這個季節,特別是6-8月最多,幾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場雷陣雨。此外,臺灣還是中國受颱風影響最多的省份,附近海面為夏季颱風的主要通道。每年6-10月是颱風季節,其中7-9月臺風次數最為頻繁。這個季節也是臺灣自然地質災害的多發時期。此時前往臺灣旅遊,除了防雨防曬防暑之外,一定要時時關注當地天氣預報和道路交通狀況。
臺灣本島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再加上河川短促,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都迅速地流入海洋,蓄水不易。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與都市化的結果,用水量大增,限水、休耕等似乎已不再是罕見的新聞,而是幾乎年年會經歷的事,於此討論有關於水的問題實為重要的課題。檢視臺灣過去的降水特性發現。
延伸:颱風
颱風,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
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中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