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18065681947

    兵,就是殺人的利器。

    原文: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秦家築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然。烽火然不息,征戰無已時。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乃知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白話譯文:

    去年征戰於桑乾河源頭,今年轉戰蔥河河畔,曾經在條支海中洗過兵器上的汙穢,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過疲憊的戰馬。不遠萬里到這些地方征戰,三軍將士皆已耗盡了青春年華、衰老無比。匈奴人以殺戮掠奪為業,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戰死荒漠之中,結果只是白骨黃沙。

    秦築長城防禦胡人的地方,漢時仍然烽火高舉。烽火沒有燃盡的時候,那麼戰爭也就沒有結束的時候。荒野上的戰鬥如此殘酷,戰敗的馬匹在戰場上悲鳴,而它的主人卻被烏鴉和鷹啄食,腸子都掛上枯樹枝頭。士卒作了無謂的犧牲,將軍到頭來也一無所獲。戰爭可不是什麼好東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時才用到它。

    此文出自唐·李白《戰城南》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戰城南》系樂府舊題,屬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這首民歌是為在戰場上的陣亡將士而作,詩中描寫了戰爭的殘酷,道出人民只是戰爭犧牲品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反對並詛咒戰爭的意願。此詩以死者告語烏鴉、駑馬哀鳴的奇思妙想抒發作者的悲愴之情,極富浪漫主義精神。

    《戰城南》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屬《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之一,是為在戰場上的陣亡者而作。漢朝和匈奴曾長期爆發衝突,朝廷派兵長期戍守,不免使戰士產生怨恨之情。此詩即是戍邊戰士反戰情緒的反映。

    詩人抒發了對死難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子”和“良臣”在這裡是同位語,指那些犧牲了的戰士。詩人飽含感情,用一個“誠”字,傾吐了自己內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歸。”感嘆戰士一去不復返,語句極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結尾兩句同開頭勇士戰死遙相呼應,使全詩充滿了濃重的悲劇氣氛。這是反映社會現實的詩歌,但詩中運用了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歌辭中死人居然說話了,這就是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的例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才能寫出格局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