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法測溫的基本原理是測溫元件要與被測物件達到熱平衡。因此,在測溫時需保持一定時間,才能使兩者達到熱平衡。而保持時間的長短,同測溫元件的熱響應時間有關。而熱響應時間主要取決於感測器結構及測量條件,差別極大。對於氣體介質,尤其是靜止氣體,至少應保持30min以上才能達到平衡;對於液體而言,最快也要在5min以上。
對於溫度不斷變化的被測場所,尤其是瞬間變化過程,全過程僅1s,則要求感測器的響應時間在毫秒級。因此,普通的溫度感測器不僅跟不上被測物件的溫度變化速度出現滯後,而且也會因達不到熱平衡而產生測量誤差。最好選擇響應快的感測器。對熱電偶而言除保護管影響外,熱電偶的測量端直徑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絲越細,測量端直徑越小,其熱響應時間越短。測溫元件熱響應誤差可透過下式確定。
Δθ=Δθ0exp(-t/t) (1)
式中
Δθ——在t時刻,測溫元件引起的誤差,K或℃
Δθ0——“t=0”時刻,測溫元件引起的誤差,K或℃
t——測量時間,s
τ——時間常數,s
ε——自然對數的底(2.718)
因此,當t=τ時,則Δθ=Δθ0/e
即為0.368,
如果當t=2τ時,則Δθ=Δθ0/e2
即為0.135。
當被測物件溫度以一定速度α(k/s或℃/s)上升或下降時,經過足夠時間後,所產生的響應誤差可用下式表示:
Δθ∞=-ατ (2)
Δθ∞—經過足夠時間後,測溫元件引起的誤差
由式(2)可以看出,響應誤差與時間常數(τ)成正比。為了提高檢定效率許多企業採用自動檢定裝置,對入廠熱電偶進行檢定,但是,該裝置也並非十分完善。二汽變速箱廠熱處理車間就發現如果在400℃點的恆溫時間不夠,達不到熱平衡,就容易發生誤判。
接觸法測溫的基本原理是測溫元件要與被測物件達到熱平衡。因此,在測溫時需保持一定時間,才能使兩者達到熱平衡。而保持時間的長短,同測溫元件的熱響應時間有關。而熱響應時間主要取決於感測器結構及測量條件,差別極大。對於氣體介質,尤其是靜止氣體,至少應保持30min以上才能達到平衡;對於液體而言,最快也要在5min以上。
對於溫度不斷變化的被測場所,尤其是瞬間變化過程,全過程僅1s,則要求感測器的響應時間在毫秒級。因此,普通的溫度感測器不僅跟不上被測物件的溫度變化速度出現滯後,而且也會因達不到熱平衡而產生測量誤差。最好選擇響應快的感測器。對熱電偶而言除保護管影響外,熱電偶的測量端直徑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絲越細,測量端直徑越小,其熱響應時間越短。測溫元件熱響應誤差可透過下式確定。
Δθ=Δθ0exp(-t/t) (1)
式中
Δθ——在t時刻,測溫元件引起的誤差,K或℃
Δθ0——“t=0”時刻,測溫元件引起的誤差,K或℃
t——測量時間,s
τ——時間常數,s
ε——自然對數的底(2.718)
因此,當t=τ時,則Δθ=Δθ0/e
即為0.368,
如果當t=2τ時,則Δθ=Δθ0/e2
即為0.135。
當被測物件溫度以一定速度α(k/s或℃/s)上升或下降時,經過足夠時間後,所產生的響應誤差可用下式表示:
Δθ∞=-ατ (2)
式中
Δθ∞—經過足夠時間後,測溫元件引起的誤差
由式(2)可以看出,響應誤差與時間常數(τ)成正比。為了提高檢定效率許多企業採用自動檢定裝置,對入廠熱電偶進行檢定,但是,該裝置也並非十分完善。二汽變速箱廠熱處理車間就發現如果在400℃點的恆溫時間不夠,達不到熱平衡,就容易發生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