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權媽線上
-
2 # 純淨水健康水
適當的早期教育還是必要的,例如現在提倡的胎教,給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出生後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跳舞,唱歌,說話,彈琴等,當然不要過早的教寫字,認字,算朮,外語等這類知識,過早的負擔讓孩子產生厭學,有拔苗助長的傾向,欲速則不達,反而對成長不利,同時也反對給孩子報的特長班過多,多而不精,以孩子的愛好為主。謝謝邀請。
-
3 # 梅子187734545
早教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論。
什麼是早期教育?多早開始讓孩子接受教育?每個家長都會有不同的看法。當孩子還沒出生時,聽聽音樂、溫柔地撫摸、低聲地跟寶寶聊天,這些都是教育。孩子出生後,父母的陪伴、外界的感知,也都是教育。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教育不再局於認識幾個字、會背幾首詩,而在於更大的佈局,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所有適合適齡兒童的教育,都是合適的。但是現在的一些教育機構,打著早教的旗號,過分誇大早教的作用,沒有取得相關資質卻開展相關的業務。很多家長呢,本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不加考量地盲目送孩子去參加早教課程。這種行為對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4 # 輝哥品未來
現在的所謂早期教育其實真的就是揠苗助長,都是急功近利的結果,一個小學生,整天就學這個學那個,有些家長更離譜,讓孩子報了十多門的其他課程興趣班,完全把孩子們的童年時光都壓榨了,而現在的所謂評價機制,也就是,圍著孩子們現在的畸形教育而制定的。
現實社會是什麼樣的一種畸形狀況呢?
1.家長的虛榮心
孩子考試考的好在某方面表現得好,最高興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孩子考試考的不好,在某方面表現不好,心情不好的臉面無光的,都是家長。貌似孩子完完全全成了家長的面子工具,美其名曰為了孩子的將來。
2.家長的想當然
家長的決定的事情,真的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嗎?你覺得你現在的決定能夠決定孩子的未來嗎?你覺得可以?你的父母之前有沒有對你有其他的期望?你又實現了嗎?你又按照父母的計劃走了嗎?或許這時候你會跟我說父母的思想很落後,沒錯,你有這樣的想法正常。你會覺得父母的想法落後,當你的孩子長大之後,他一樣也會認為你的想法很落後。所以我們永遠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不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套用孩子。 你覺得是為他好的東西未必真的能夠為他好。
3.孩子的真鍛鍊
4. 家長的奴僕觀
家長的觀念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首先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工人,或者是打工者,而不是讓他自由發揮想象,創造未來,在某一領域成為佼佼者。這裡不是歧視工人打工者,而是說明家長首先給孩子樹立的觀念就是一種僕工。
5.孩子的英雄觀
然而,每個孩子都有英雄夢,或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英雄夢,而家長在小時候給自己營造的氛圍就是做一名合格聽話的工人,而每一個人在長大後的思想跟之前的思想產生很大的矛盾。
6.早期教育氾濫
很多很多打著早期教育的旗號進行培訓的機構,素質參差不齊,他們所傳遞出來的資訊和教育方向也不一定正確,把孩子寄託在一個隨隨便便的早期教育機構,也是一種很大的風險,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個要機構,每一個代表都會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倘若對方的教育理念跟你家庭教育的理念不符合,或者兩者在以後的方向上,有可能產生很大的分歧,那這是害了孩子,還是在為孩子著想呢?
回覆列表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讓家長們無比焦慮,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早教也因此異常火爆起來!
我覺得直接說早教不好,是不客觀的,比如蒙氏、國學、音樂啟蒙等,還有一些親子共讀,親子游戲等,既能發展孩子各種感官發展,又能促進親子關係,尤其是對於不會跟孩子玩的新手父母們,還能學習很多教育理念。
但是,每次看到三四歲孩子在教室門口大哭,家長依然嚴厲要求孩子進教室學習的,我都特別想上前阻止。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必須要針對孩子的興趣點以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另外一個問題,也是我一直考慮的,我們這一代基本沒有受過早教教育,能力上有什麼缺失嗎?似乎沒有找到。為什麼?其實,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多帶孩子去戶外,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萬物的變化,學習基本的常識,效果會比教室裡好的多得多!
總之一句話,用心愛孩子比早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