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8177028401
-
2 # 波光掠影246
慈禧殺肅順等顧命數大臣為了什麼?就是因為肅順等要求慈禧將權力返還給皇帝,清除大臣後又聯合拉攏恭親王宜欣等實力派,朝中無人敢反對
-
3 # 書包裡的手機
首先為什麼後宮不能參政,就是為了怕大權旁落,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咸豐皇帝留下孤兒寡母,如果不讓慈禧和慈安掌握一定的權利,那年幼的兒子的權力很有可能被外臣剝奪,所以咸豐讓慈禧和慈安扮演了皇權的監護人的角色。不能參政是為了保護皇權,參政的目的也是如此。
光緒成年之後不是沒有掌權,在甲午政變到戊戌變法之間光緒已經逐漸開始掌權,而戊戌變法的措施又過於激進,得罪了大部分大臣,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掌控全域性的只有慈禧太后,所以慈禧太后也就名正言順的再次掌權。慈禧太后的掌權得到了當時絕大部分漢臣和滿族親貴的支援。這其中體現出了慈禧太后確實有高超的政治手腕,而絕大部分人也都看出來,光緒皇帝是不具備掌控時局的能力,江山如果在慈禧手上還能苟延殘喘,如果交給光緒皇帝可能馬上就分崩離析了。
-
4 # 孤鵬雲
慈禧的權利來自辛酉政變時候,廢除八大臣,建立兩宮天猴垂簾聽政、恭親王輔政的局面。
之後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借中法戰爭失敗將恭親王排除去,形成自己一人獨大的局面。從1861年開始慈禧在一步步樹立自己的威望,朝廷中很多大臣都是聽他的,年輕的光緒畢竟不是她的對手。別說光緒長大,就她親兒子長大她都捨不得放權,這可能和她早期經歷有關(慈禧出生在沒落的旗人家,他爸爸在江南是四品道,遭人陷害,家道中落,世態炎涼。可能從那時候就有要成為一個牛逼人物的想法吧!)
二人對比的體現是戊戌變法,首先慈禧的親信榮祿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手握軍隊,袁世凱是其中一支。朝廷的宗室和大臣等都是仰仗慈禧的。光緒的親信是帝師翁同龢、一小部分支援變法的大臣和無官職的康梁等,康有為還讓譚嗣同找袁世凱,可袁世凱的兵只是榮祿領的新軍五支中的一份,袁世凱不敢以卵擊石。
-
5 # 有得觀史
清朝祖制後宮不得干政,慈禧之所以能夠干政,主要是因為他的丈夫咸豐壞了規矩。
咸豐時期,內憂外患把他搞得焦頭爛額,堆積如山的奏章讓他看了都腦袋疼,為了給自己減輕壓力,他就讓粗通文墨的慈禧幫他處理簡單奏章,給了慈禧參與政治的機會。
如果僅僅是參與也就罷了,畢竟慈禧只是輔助咸豐,對政治影響不大。但是,咸豐臨終託孤把御賞印交給慈安太后,同道堂印交給同治小皇帝,同治太小由他的生母慈禧暫為保管,咸豐留下的八大臣行使政治權力必須蓋上這兩個印章才能生效,這就做實了慈禧干政的合法性。
慈禧是同治的生母,是同治合法監護人,所以慈禧干政除了合法性還有合理性。
光合理合法還不夠,沒有能力還白扯。慈禧玩政治能力是一流的,她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奪得了最高權力,從此開始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是有期限的,不能無限制聽證下去,同治長大了慈禧就得交權。現代社會監護權到十八歲,清朝有先例,順治和康熙都是十四歲。同治十四歲了,慈禧不想交權,拖著不給他娶媳婦,不成家就不算成年,就不能親政,一直到了十七歲慈禧才給同治完婚。同治親政了,慈禧還不退出,繼續幹預政治。慈禧垂簾聽政期間培植親信打擊異己,建立了絕對權威,誰不聽話就收拾誰,她要繼續幹政沒人管得了她。
到了光緒朝,慈禧把同治朝的情形又演了一遍。光緒親政後和同治一樣沒有實權。光緒事事得向慈禧請示,由慈禧最後定奪,這樣慈禧就把決定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有人會問不請示不行嗎?還真不行。朝廷內外四品以上官員都是慈禧提拔的,都聽命於慈禧,光緒親政後調不動人,只能當個傀儡。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回覆列表
1、慈禧會做人,光緒成年後她把政權歸還給了光緒,自己去頤和園養老,不理睬一些阿諛之徒要求她閱奏摺的說法。直到戍戌變法。
2、光緒幼年時名義上是光緒主政,大臣進宮時情況是光緒坐在前面,她和慈安躲在後面只聽,或者說一句兩句。
她其實過得挺不容易,一個獲罪小官的女兒,得到了咸豐的賞識,一無後臺二無強援,咸豐死了她只能牢牢抱住慈安皇后這條腿,慈安上前臺了,她也分了一杯羹。兒子也不大聽話。還要結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所以我不想說她的壞話。
如果一定要說亂政,你還要把慈安也拿進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