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影心語

    關於聽書和看書,我覺得主要是輸入方式的不同。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知識輸入方式,有的是通過聽覺刺激,有的是通過視覺刺激,也有的是通過運動刺激等。要看自己更習慣於哪種方式,以及哪種方式的知識吸收率更高。

    如果兩者都差不多,那麼建議可以把這兩種方式合併起來使用,因為其實每一種方式都有它們各自的利弊,綜合起來正好可以取長補短。

    一、聽書:

    優點:

    適用於對“聽覺敏感”的學習者,節省用眼。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現在有很多APP都有聽書的功能,我最常用的“喜馬拉雅FM”和“微信讀書”, 後者提供AI語音技術,儘管有一些多音字會錯,但是對於理解內容是沒有影響的。聽書可以大大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可以用來預習或是複習。在讀一本書之前,可以先通過收聽關於這本書的概述瞭解內容,再決定是否深入閱讀,節省時間。

    缺點:

    聽書只能隨著作者的思路走,在聽的過程中,不能充分並深入地思考。聽書可能導致對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聽書時,對於特別有感悟的內容不太容易隨時記錄,當想回過頭去回憶和記錄時,往往就忘記了。

    二、讀書

    優點:

    讓閱讀更具有主動性,可以根據適合自己的內容去讀。精讀還是泛讀,讀還是不讀都由自己說的算,可以隨時調整。便於隨時停下來思考和記錄,可以標註和記錄下引發自己思考的知識點。讀紙質書通常更有儀式感。適用於“視覺敏感者”。在讀的過程中邊讀邊記憶,效果比聽書要好。

    缺點:

    不太適合利用碎片時間閱讀,需要整塊的時間,紙質書不方便攜帶。對於多數人來說,掌握快速閱讀的人並不多,讀完一本書的速度可能不會很快,需要每天專門劃出一個時間段來讀書,並需要長時間堅持。

    作為一個愛讀書的人,我通常的做法是,把兩者結合起來。

    我會在上下班的路上選擇聽書,然後晚上睡前當日把聽過的這一章再看一遍,標註出聽書時有所感悟但是沒來及記錄下的東西,通過日更寫出自己的感想和踐行清單。

    其實我們讀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我讀完了XXX本書”這個數字,而是實踐實踐實踐。獲取知識的方式並不重要,只要選擇一個最適合的自己的就好。

  • 2 # sinly慢讀漫思

    二者的相同點:看書和聽書都是資訊輸入的方式。前者通過眼睛接收,後者通過耳朵接收,但最後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都要經過自己的大腦,也就是說“殊途同歸”。

    看書和聽書,說到底,都是給自己的大腦輸入資訊的一種方式,只不過,前者通過雙眼接收資訊,後者通過耳朵接收資訊。

    資訊以不同的方式,最終都到達自己的大腦當中,給大腦供給知識的養分,讓大腦神經之間的連線更加活躍,讓自己通過書籍,獲得成長。

    所以,對於讀者而言,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具體情況去選擇不同的資訊輸入方式。

    在時間充足的前提下,可以沏上一杯茶,坐在安靜的房間裡,一邊品茶,一邊看書,可以讓自己的身心都放鬆下來,全然投入到書中的世界中去。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比如坐地鐵、公交車,可以在手機上插個耳塞,讓自己脫離嘈雜的人群,進入到聲音的世界裡,去聽聽說書者如何詮釋他所理解的書籍。

    無論何種方式,都能夠讓自己通過書籍,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提升自己的認知,開拓自己的視野,滋養自己的身心。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看書和讀書,“都挺好”。

    看書,必須是看的“原著”,即使是外文,翻譯過來,也經過了譯者的理解,所以在有能力有機會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多讀原著。因為“原著”中的每個字,都是經過作者反覆斟酌之後,他的人生“智慧”所在。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作者在用詞上的一些習慣和技巧,並且進行學習。這是聽書不能比擬的。聽書主要聽的是別人的理解,然後用他自己的話歸納和總結原著的主要觀點,這是經過“二次消化”後的“精華版”。如果說書者自身擁有較高的造詣,那麼也許還能夠讓聽者有較大的收穫,倘若說書者自己能力不足,那麼說出來的內容,便蒼白無力,讓人味同嚼蠟。

    因此,二者內容上的不同,直接決定了接受資訊者對於這本書的理解和認識。當然,選擇何種方式去接收資訊,還是取決於讀者本身,如果不願意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消化書中的知識,選擇聽書,固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聽書有點像以前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老師上完課,然後給我們“劃重點”:這是考試必考點,大家一定要記住了。於是,我們就很容易get到“重點”內容,其他非重點內容便自動忽略。當然,如果我們自己看書,也是有重點的,但是這個重點,是我們自己認為的重點,也許和考試重點並不匹配,有可能考試成績不那麼好。而“考試成績”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效果”的一種驗證方式。

    但看書和聽書的效果,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讀者如何去看待“效果”二字如果把“效果”定義為“記憶”和“理解”,將書中的重點內容記下來了,那麼對於記憶而言,聽書應該是更好的選擇,畢竟一本幾十萬字的書籍“濃縮”成了幾千字的“重點”,當然更加便於記憶。因為資訊是經過二次消化的,理論上而言,也更加便於理解,所以,如果只是這兩個效果,那麼,無可否認,聽書佔有較大的優勢。

    不可否認,網路時代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讓很多有時間讀書和說書的人,把自己理解的知識,讓我們可以更快的記憶和理解,減少了我們自己閱讀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這在快餐經濟中,無疑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們為了尋求快,而忽略了看書給我們帶來的益處,也有可能出現得不償失的局面,因為一時的快,或許讓我們感覺到很爽,但是,如果長時間貪圖快,可能會磨損我們的耐心,以及讓我們失去閱讀的初心。

    我始終相信,慢是最好的快。

    在慢的節奏中,享受閱讀真正的樂趣,獲得書籍帶給自己的滋養,磨練耐性;在認真閱讀的過程中,品味作者描述的意境,抒發的感情,闡述的觀點;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經歷,嘗試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閱讀之後,更多的是用所學的知識,形成自身的行動,做到知行合一。

    在自己可以選擇的情況下,讓自己融入書籍當中,品味書中的酸甜苦辣。飯要慢慢吃,才能讓胃更好的消化。書亦是如此,慢慢品讀,才能夠讓自己更好的吸收,更快地成長。

    所以,看書和聽書會帶來怎樣的效果, 其實更多的取決於讀者本身想要通過書籍獲得怎樣的“效果”,如果為了記憶和理解,那麼聽書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吸收和成長,你們還是建議慢慢來,靜下心去感受閱讀的樂趣。

    看書和聽書都是資訊輸入的方式;二者最重要的不同在於接收資訊的內容不同;二者的效果,聽書以記憶和理解為主,看書以吸收和成長為目標。

    其實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同樣一本書,每個人看都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穫。對有些人而言,感覺很受益的書籍,對另一部分人而言,未必有太大的作用。這其中的關鍵還在讀者本身。

    無論看書還是聽書,都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只要對自己有用,那麼我想都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是最終效果,還是取決於你自己是怎樣的人,你本身的知識儲備如何,以及你想要達到怎麼的目標。

    其實就是哲學上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讀書也是一樣的,當你弄明白這幾個問題,搞清楚學習的本質所在,那麼,無論讀什麼書,你都能從中受益匪淺,獲得最大的讀書效果。

  • 3 # 籬影or陳子沐

    看書和聽書

    我建議自己喜歡的書去看,看不進去的書去聽別人講。

    自己喜歡的型別的書,一定要自己去看,自己喜歡的作者的書一定要自己去拜讀,一字一句,而且要先自己看再聽書。

    因為一百個人裡有一百個阿姆雷特,面對同一本書每個讀者所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接受到的資訊也全然不同。自己去看書會將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把自己帶入進故事,從而與主角作者共情,能見作者所見,思自己所思。這樣讀下來的書才有自己的感悟,才能算是與作者有交流。而聽書,是聽講述者為你說這本說,在講述的過程中,朗讀者已經將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已經融入進去了,很容易就被朗讀者的情感帶入,從而讀的就算不上原著了。

    為什麼說看不太進去的書要去聽呢,看不進去的書大概率是自己難以提起興趣的書,而此類書聽別人講,比自己看要有趣多了,更加繪聲繪色,會更有畫面感,從而能提起自己的興趣去讀。

  • 4 # 亦染心田

    看書和聽書哪個效果更好?其實我想說,兩者達到的效果並不衝突。

    看書可以作為累積素材、尋找選題的切入口,同時也是變現的渠道之一(像我自己,一本書就既可以寫書評、聽書稿和拆書稿)。

    至於聽書,因為被濃縮成了精華,所以吸收起來所需要的時間很短。這樣一來,便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瞭解一本書,以作篩選,看這本書是否值得自己從頭到尾看一遍。

    但如果你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深入瞭解一本書,聽書的效果自然還是比不上看書的。

  • 5 # 優創視角

    我本人是兩者都有在用,個人感受是:從獲得資訊質量上來說,讀書效果要更多好,因為他方便做筆記與重讀;但是從方便程度上來說,聽書是更好的選擇,對場地與環境的要求會更低。

    書對於我來說,是獲取新知的一種方式,我並不認為讀書和聽書之間只能選一個,兩者在獲取知識的方便程度上與獲取質量上各有千秋,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會更好。

    一、聽書的優勢在於方便,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聽

    說實話,職場人其實挺忙的,真沒那麼多時間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慢慢看書,而聽書就完美瞭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公交車上你可以聽,在洗碗時你可以聽,在等待辦理業務的時候可以聽...

    聽書的方式特別方便,你完全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聽,兩邊都不耽誤,不僅提升了時間利用率,而且讓你獲得了新的知識。如果平時工作比較忙碌的話,聽書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二、看書的優勢在於容易做筆記、獲取知識質量高、速度可控

    看書的優勢實在是太多了,最明顯的就是方便寫筆記。同樣是獲得了想要記錄的內容,如果是聽話的書,我只能趕緊停下手中的事情,拿個軟體記下來,而且記下來後這個筆記該如何保管,又成了另一個問題;而看書就方便多了,可以記下來後,後面再根據內容做一個詳盡的筆記,因此,這也就導致看書的獲取知識質量往往更高,更不容易忘記。

    另外,看書的速度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來的,你覺得這個章節比較簡單,完全可以快速讀過,但聽書的話,還是有所侷限,太快容易聽不懂,太慢聽了容易犯困...

    三、聽書與讀書,完全可以一起服務你

    我個人的看法是,聽書與讀書是兩者可以兼得的,兩者既然既有利弊,兩者一結合,不就成為互補嗎?

    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這樣操作:

    1. 對一本書不瞭解,可以先聽聽看

    前面說過,聽書的效率往往會更高、並且更方便,因此,聽書就成了一種低時間成本瞭解一本書的方式。當你想看一書,又不確定這本書是否適合自己時,完全可以先聽聽看,避免自己買回來後又覺得不合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 看完了一本書,可以再聽聽看

    在看完一本書後,你不妨再聽一遍,因為有時候我們在看書時,很容易因為一個走神就跳過某一段內容了,導致某些內容掌握得並不紮實。

    這時候,不妨再聽一遍,聽書是非常不錯的“補課方式”,跟著聽書的節奏走一遍,能讓你對這些內容印象更深刻。

  • 6 # 大劉小說

    我個人認為看書的效果會好一些,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看書會有一種立體感,你看到喜歡的句子或不懂的字都可以在書上直接備註,會給閱讀帶來直接的效果,加強記憶。另外看書是一種享受,坐在窗邊,沐浴Sunny,書一頁一頁的翻轉,那種富有質感的沙沙聲是美好的,讓你心安的。聽書的話首先對耳朵是有一定傷害的,另外聽書過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般情況下都是一邊聽一邊幹一點別的什麼事,或是東張西望的,這個對讀書的效果來說不是很好,特別是走在大街上聽,或是在地鐵聽,雜音太多,你要把聲音的分貝調到很高,可能還是聽的不清晰,影響故事情節的連貫性。晚上睡覺聽的話,人會疲勞,躺在床上,睡意正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第二,聽書的費用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我們如果單聽一集會覺得還可以接受,如果聽一部長篇小說或一個系列的話,這個成本就比較高,因為現在的網際網路模式就是把一本書分成若干集,每一集也就20-30分鐘,中間還有廣告,另外聽書會失去文化傳承,你聽了也就聽了,可是買一本書的話,你看完之後,你孩子或孫子可以繼續看,而一本書的費用也就在30元左右,這個文化延續性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第三,聽書現在也是一種文化閱讀方式,而且勢頭很猛,顛覆了傳統看書的模式,看書是視覺享受,聽書是聽覺享受。看書累了可以眯著眼睛休息一會就可以繼續看,聽書累了的話就需要長時間的休息耳朵,這種傷害是持續性的。為什麼我們經常說“左耳進,右耳出”,因為我聽到的總是很容易遺忘,比如你開車聽廣播,聽的時候也許能記得,聽完可能就不知道剛才聽的什麼歌曲了,比如別人給你說一個電話號碼,你可能要重複幾次才能短時間記住,中途如果打斷你十秒,你可能就又會忘了。把一個電話號碼寫下來的話可能就會記憶深刻,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書可以隨時隨地做筆記,聽書雖然很方便,也不耽誤幹別的事,可是你無法做深層的理解和筆記。

  • 7 # 小小一座山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我喜歡看書,也喜歡聽書。我一般會在晚上固定的時間進行閱讀,上下班開車或是在家收拾屋子的時候聽書。

    很多人認為看書和聽書是一回事,不都是書麼,但其實看書和聽書學到的完全不同的,因此,我的觀點是:看書和聽書各有好處,最好兩者都要有。

    一、接受資訊的方式不同。

    看書主要用的是視覺感知,而聽書主要是聽覺感知。

    我們看書的時候,如果看到大面積的文字沒有任何黑體字,或者段落,我們會很難將一篇文章看下去。所以通常我們習慣於分層次的閱讀。

    比如有黑體字,有大標題,有小標題,我們會一下子看的很清楚,很明白,但如果我們在聽書的時候告訴你,第一大點,第一小點、第二小點、你會立刻暈了……

    所以我們在聽書的時候習慣線性敘事,一個故事從頭講到尾,不要用1、2、3這種方式反而聽的更明白。

    這種感官接受方式的不同直接導致了,我們在看書和聽書時接收到的資訊也是不同的,兩者都有好處,也都有弊處,所以兩者結合自然是最好的。

    (圖片來自於網路)

    二、看書的好處。

    1.接受資訊的主動性。

    看書相比聽書來說,我們可以更主動的去選擇我們想要閱讀的內容。這本書不喜歡,換;這部分內容不喜歡,不看。帶著問題去閱讀,想搜尋哪類資訊,就去搜索哪類資訊。

    整個看書的過程完全由自己掌控。

    2.訓練我們尋找資訊的能力。

    成年以後的閱讀,特別是我們在閱讀商務書籍的時候,我們可以迅速去書中檢索所需要的內容進行閱讀,也可以直接去書中尋找我們所要尋找的資訊。時間久了,我們快速尋找資訊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這對成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

    3.可以停下來反思。

    相比聽書,看書更加主動,我們可以隨時決定自己開始和結束的時間。當對某一個內容很感興趣,或者有些不解的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進行思考,或者前後翻書理解,查閱資料,想清楚再繼續閱讀。聽書就做不到這一點。

    那聽書有哪些好處呢?

    (圖片來自於網路)

    三、聽書的好處。

    1.印象深刻容易記住。

    小的時候背書的時候記不住,我就會讓媽媽講給我聽,她講一遍,我就記住了。因為人們對聽覺記憶就是比視覺記憶更好。

    所以我們也經常會發現,聽過的書很容易記住,但是讀過的書容易忘記,就是這個道理。

    2.短時間內學會更多的內容。

    我們在聽書的時候,通常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聽完一本書,有長期聽書習慣的人,可以很輕鬆的做到一年幾百本書。但如果這些都換成看書的話,估計只有大神才能做到一年幾百本書了。

    3.可以聽到結合別人生活經驗分析出來的文章。

    我們現在聽到的聽書,都是寫作者的二度創作,雖說介紹的書籍,但實際上每個寫講書稿的作者,因為自己的社會經驗不同、閱讀效率不同實際展現出來的內容也是不同的,我們在聽書的時候,除了書籍之外,我們其實也在聽他們的經歷和故事,這也是一種學習。

    所以說,看書有看書的好,聽書有聽書的好。

    因此我的建議:我們要儘可能的多看書,也要儘可能的多聽書,無論是哪一種,收穫都挺大的。

  • 8 # 小潭的成長日記

    其實,看書和聽書,這兩者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這兩者,你可以綜合運用,不同的場景,採用不同的方式。這樣的話,可以讓看書和聽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1.二者的目的不同

    看書的目的,在於瞭解一本書更多的知識細節。聽書的目的,在於瞭解一本書的知識精華。

    看書更個性化,可能同樣的一頁知識,對這個人是陌生的,對那個人則是熟悉的。因此,看書的話,更多的是我們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因為我們的知識背景都不相同。在看書的過程中,也是我們對自己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的一個過程。熟悉的內容,就會快速翻過,陌生的內容,則會停下細細研讀。

    而聽書則不一樣了,嚴格意義上來講,聽書已經是一種產品了,它提供的是標準化的服務。它為我們提煉出了書中的1、2、3點知識內容。這三點內容可能也會為我們帶來知識增量,但細節的豐富程度遠不如看書了。

    因此,當你對一本書十分感興趣的時候,你可以考慮看書。當你對一本書還不是很瞭解的時候,你可以考慮聽書,在瞭解到這本書的精華是什麼之後,再來決定要不要繼續進一步的閱讀。

    2.二者的適用環境不同

    看書的話,對於讀書的環境還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們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所來進行閱讀。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被打擾,中斷讀書的計劃。而聽書的話,則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完成。比方說地鐵裡,走路時、早晨吃早飯時等等都可以進行聽書。聽書可以最大化將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

    因此,當有時間的話,可以考慮找一個安靜的環境看書。如果太過忙碌的話,可以考慮聽書,用最短的時間吸收一本書的精華。

    3.二者的收穫和方法不同

    看書的話,我們最終留下的是書中的各種細節。聽書的話,我們最終留下的是某一兩個觀點。同時,看書過程中的各種細節,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籍的內容,不太容易忘記。而聽書的話,因為只是一聽而過,細節瞭解不夠充分,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會忘了。

    看書的時候,我們也會有各種閱讀方法輔助我們進行閱讀,比方說主題閱讀、拆書閱讀、黑體字閱讀、做各種讀書筆記等。而聽書的方法,則沒有過多的講究了,有一臺手機,有一個耳機就足夠了。因此,當你想要更深入理解書籍內容的時候,還是看書的效果更明顯。

  • 9 # 戚老師說

    瞭解一本書的途徑有聽書、看影視劇、看參考書、讀原著等。這幾種形式有不同的特點;但聽書、看劇、看參考書都不能代替閱讀原著。

    1.聽書是這兩年興起的形式,由專業的拆書人把一本書拆解、濃縮、製作成二三十分鐘的音訊,人們可以利用比較零碎的時間來聽,如散步鍛鍊、乘坐車輛時可以聽小說,我在做家務的時候也習慣聽書,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不失為一種學習的途徑。

    但是聽書代替不了讀書。且不說講書人的水平如何,每個人對同一本書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同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想獲得第一手的閱讀體驗,還得是自己去讀書。

    2.影視劇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能調動人們閱讀原著的興趣。比如,小孩子看了電視劇《西遊記》,對內容和情節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大部頭的原著就比較容易接受;近幾年一些由網路小說改變的影視劇,也吸引了一些觀眾觀看之後再去讀原著作品。

    但是看影視劇也並不能代替閱讀原著。影視劇對原著均有不同程度的改編或增刪,並不能如實地反映原著的原貌,而讀者省略了由文字而生髮出來的頭腦中的再創造,也是一大損失。

    所以也有一些朋友寧願讀原著而不願去看改編的影視作品。比如讀了金庸的《笑傲江湖》,你願意將自己頭腦中的令狐沖化為某一個具體的男人的形象麼?不一定。

    3.參考書是一些專家或學者對書籍的註解、評論等,往往需要在熟悉原著的基礎上才能讀明白。比如,不讀《紅樓夢》,便看不懂關於一些人物的評議。所以,讀參考書也需得在讀原著的基礎上才能讀懂。

    這幾種形式都不能代替讀原著,只是對讀原著的一種補充。

    所以,中小學的語文教育也開始提倡讀整本書,用學生真真切切的閱讀體驗代替教師的講解。希望通過讀原著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其文學素養。同時,將原著與影視劇、聽書、參考書等互相印證,思考辨析,才會形成真知灼見。

  • 10 # 雲煙小陳哥

    關於看書和聽書哪個的效果的更好,需要分析不同的應用場景,因為各有利弊,相對應的情況下各有優劣,本文從便捷性、知識獲得效率、閱讀型別三方面進行分析。

    1.便捷性。毫無疑問,書本空間佔據大,而且往往在閱讀後書本都不會忍心丟棄,這就造成一個問題,書籍需要空間存放;其次書籍本身體積比較大,在娛樂、出差、旅行、坐公交或地鐵、甚至吃飯閒暇時,帶本書在身邊實為不便,而聽書就不同,智慧手機、FM等隨身裝置可兼具書本功能,可實時聽閱自己喜歡的書籍內容。

    2.知識獲得效率。聽書著重在聽,一掃而過,即使來回重聽但是選擇的點總是需要調節時間設定,而且聽書過程中您有好的思考或者需要摘抄好的內容,就變得很不方便,但是在書本上可以做到,不僅可以做筆記,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快速翻回需要的章節,甚至您很長一段時間後需要重新找資料時還可做到溫故而知新,再次記錄。

    3.閱讀型別。通過以上兩點對比,可以不難得出,如果您是學生學習或者專業性質特別強的工作,建議您使用書籍;如果您喜歡看小說、收聽娛樂、音樂或者其他社會性的FM等,建議您直接聽就可以了,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又能實時獲取。

    綜上,聽書和看書各有優劣,不同的知識採用不同的方式,獲得的效率都有不同,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當中,只有採取最大化的操作,才能更快的獲得所需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做好網站的 SEO 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