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中爺爺

    不懂樂器的人學會作曲,應該說是稍微困難點。如果懂樂器,可以反覆在樂器試音,並使節奏與旋律符合要求。作曲一般來說應掌握很多知識;比如對歌詞要理解透徹,完全領會歌詞含義。然後根據歌詞的特點定調,選擇有特色的旋律,定下節拍。邊寫邊唱,反覆修改。我認為旋律是最難的,曲子要十分流暢,又要符合表達歌詞的味道,不但感動自己,更重的是能感動別人就算基本成功。學會作曲並不能代表能作出好的曲子來,因為作曲是一門很高的藝術,專業性很強。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長期摸索。謝邀。

  • 2 # 詠鍋

    首先,肯定的是,不會樂器的人可以作曲。我那時在高中的時候,還沒學習任何樂器,就寫過一些Demo。當然,後來學過吉他了,也寫過很多。

    會樂器,跟不會樂器,寫的曲子有個最直觀的差異,就是是否具有舒適的和聲效應。(以下內容僅針對流行曲風而言,不包括各類Metal或者其他另類風格,而且僅作為個人的一點狹義的見解)

    一、會樂器的人,不管什麼樂器,不管是以和絃進行來找靈感,還是以即興solo來發掘優質旋律,背後都是有一定的和聲基礎的,所以寫出來的旋律都是比較和諧的,這樣子編曲也相對比較簡單。所以用樂器寫曲,在我看來,有兩個最大的好處(僅列舉兩條,作為對比): 一是旋律相對獨立,優美,傳唱度高,單獨哼曲子都比較悅耳順口;其二,就是編曲簡單,只需按既定的和絃走向來製作,而且可以改編成不同風格。舉個簡單的例子: 羅大佑的《童年》主歌、汪峰的《飛得更高》副歌、Beyond的《喜歡你》副歌等等,都是採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1-6-4-5”和絃走向,而這樣的和絃走向是大家都玩得非常頻繁的,所以編曲時對曲子本身的依賴程度不會特別高,因此若干年後都有被成功改編過很多版本。當然,他們在寫曲時肯定會進行篩選和推敲,但是這樣的創作方式無疑是非常方便且簡單的,這就是會樂器帶來的音樂產出。

    二、如果不會樂器,可能有三種方法獲得曲子。一個是長期聽音樂,日積月累的樂感,讓你可以哼出相對來說比較和諧的曲子,但是某些旋律仍然會有稍許不規則;第二個是經常聽歌、唱歌、模仿,讓你無意間哼出跟過去聽過的某首似曾相識的曲子,這類很容易誕生抄襲的段子;再一個就是真的憑空瞎哼,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所謂存在即合理,就算是我們平時說的話,都可以有相應的樂音的。所以,對於完全不會樂器且憑空哼曲,有兩個最大的trouble: 一是旋律無法獨立於編曲,如果單獨聽這樣的曲子,有可能會很不動聽;其二,編曲難度較大,必須完全依賴於曲子本身,所以全曲聽起來會感到不是很和諧。但是對於那些編曲高手來說,可以把任何曲子都製作得非常高大上,透過編曲部分的華麗和特色來彌補曲子本身的不足。其實,早些年某些原創音樂類節目中就有不少歌曲是屬於此型別。只是歌者本身有一副好嗓,再加上牛叉的編曲,讓整首曲子都顯得與眾不同。

    記得以前黃貫中說過一句話: 音樂沒有好壞之分,就看有沒有人懂得欣賞。家駒也曾經說過: 我們做音樂的初衷不是想讓聽我們歌的人越多越好,而是那麼多聽者當中,至少有一兩個懂我們的音樂,那就很滿足了。

    所以,不管會不會樂器,都可以大膽地去嘗試,音樂是很廣闊的,也是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只是如果想做得更完美一些,後期還想在音樂裡面收穫更多,體驗更多的話。學習學習某種樂器可以讓你見到更豐富的音樂世界!

  • 3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不懂樂器的人也可以作曲,只要你懂得哼唧哼唧,能哼出個有點模樣的旋律來,用手機或者錄音機,電腦什麼的,記錄下來也算是作曲。

    但是作曲分好壞。上面說的這種作曲充其量就是地上撿石頭,大街上隨便拉個人說不定都會。但是做得好的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需要有音樂理論基礎以及一定的樂器能力,最好也有編曲能力。

    好的作曲,把內容給編曲人,編曲人不需要對樂曲做太多修改或者甚至不用改,段落清晰,並且能告知編曲人歌曲的,速度,風格,編曲方向,建議配器,等等。能在客觀理論以及主觀判定上都能給到最全面的資訊量。

  • 4 # 斌似懂非懂

    呼吸是人為可控的,神經系統牽動著五臟六腑的氣機。

    情緒是可以量化的,旋律是音階強弱起伏的演進疊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己安裝小米智慧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