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津事業單位資訊釋出

    熱點背景

    “睡眠時間永遠不夠用,求誇。”——“你兢兢業業,剋制自己原始的睡眠需求,投入大量精力在學習生活上,實在是楷模,誇!”

    “今天單車丟了,找了很久都沒找到,求誇。”——“丟了仍不暴躁,說明人極為優雅,下一輛單車更美,誇”……

    開啟“誇誇群”,似乎沒有不能誇的問題,只有想不到的角度——有人說“學習了一下午,求誇”;群友誇讚“我想你在平時生活中一定是別人家的孩子,誇”。有人說“論文查重0.1%,有點慌,求誇”;群友誇讚“0.1%還慌,說明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杜絕學術不端行為,誇”。有人說“週五沒學習,求誇”;群友誇讚“勞逸結合,掌握了學習秘訣,誇”……

    最近,一種無論你說什麼都會被人圍起來誇獎一番的“誇誇群”在國內高校流行開來,進而成為社交網路上的熱門話題,並持續吸引更多年輕人尋找“誇誇群”入口。

    熱點預測

    參考答案

    我認為作為當下年輕人自創的一種心理互助模式,在鼓勵誇誇群“多飛一會兒”的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在淺社交之外,建立更多現實的聯結和支援,讓誇讚更真實、更有力。

    因交流方式獨特,符合當下大學生口味,“誇誇群”在短時間內風靡天南地北的高校。“誇誇群”的流行一方面與學生群體交往需求相關,一部分人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做到面對面地直白誇獎,相關需求就在網路上尋求表達、放大、滿足。

    另一方面,年輕人面臨的升學、競爭、就業壓力非常普遍,負面情緒需要出口,即便被陌生人牽強地誇讚,也會感受到好意,可以起到舒緩壓力的效果。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其中的問題,誇誇群中有些誇獎的話不是出自真心的,也有些是複製貼上來的,而且也不是所有行為都適合誇獎。這就未免有些“假”了。此外,還有一些“誇誇群”偏離初衷,如髮色情和廣告內容、遊戲連結等內容。

    為避免“誇誇群”偏離初衷,群主應該設定嚴格的群規,及時發現不良資訊進行剔除。同時群成員也應該自覺抵制一些“三觀不正”內容。讓“誇誇群”成為一種非常友善的社群形態,共同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

    此外, “誇誇群”現象折射出的年輕人情感交流、壓力疏解的需求更值得高度關注。

    學校要對長期處在負面情緒下的學生給予及時關注和指導,多鼓勵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增加歸屬感,使之能獲得來自現實的誇獎和心理成長的體驗;用人單位和企業也要關注青年職工心理狀態,建立必要的疏解機制。我們個人也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建立一段現實的、線下的穩定關係,正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從中獲得的肯定和接納才是真正能深入人心而經久不衰的。

  • 2 # 花未眠Amy

    真的長見識了,還有誇誇群,真是什麼事情都有,說明人需要被關注,不論好事壞事有人分享就是好的

    也是情感出口,是不錯的創意,難怪有受眾,說明有需求,是好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壽花有多少品種紅葉?